今天,适逢中国经济三季报发布之日,如何解读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现象,成为国内外最受关注的话题。
多家主流机构给出的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的平均预测值为7.3%,并称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
一位官方人士昨日表示,受累工业生产连续走低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等因素,三季度数据将继续下行。但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数据来看,今年经济的下行已经触底,四季度将会有所回暖,全年增速预计在7.3%左右。
与此同时,李克强总理近日在汉堡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发表演说时也“剧透”了三季度经济的几个亮点数据。其中,就业、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服务业、装备制造、能耗、大众消费等数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也在提升。
“如今市场习惯用过去的思维逻辑来分析主要经济数据,从根本上说是没有适应"新常态"的变化。”前述官方人士表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裂变期、转型期和结构调整期,各方面都要积极适应这个新常态,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这是李克强再度打气中国经济。9月份,他曾对8月份的M2增速做了剧透:“8月份M2增速为12.8%,在控制范围之内。”
经济走势:年内放缓或已触底
尽管已经公布的各项9月数据有向好趋势,但受累前两月的大幅走软,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再现几乎已成定局。
面对中国是否有能力和是否应该继续保持高增速的争论,李克强在前述讲话时再次作出了回应。“我们提出中国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今年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也就是说,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物价比较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保取得积极成果,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管清友认为,年内“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一方面,四季度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将有所改善,经济政策似乎再度转向稳增长。另一方面,从高频数据看,“认贷不认房”等政策支持下的房地产销售未来或会有回暖迹象。
前述官方人士昨日称,尽管年内下行已经触底,但经济压力依旧很大,决不可掉以轻心。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在温和复苏中进一步分化和调整,特别是美国近几个月表现“一枝独秀”。此外,国际货币政策差异在加大,新兴市场国家存在风险。
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遇冷是经济回落的最大原因之一。在谈及房地产市场时,多名专家均表示不能“任其回落”。前述官方人士则称,1998年以来,房地产和汽车成为中国市场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如果房地产市场无限回落,将会影响极长的产业链,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理性增长、健康发展才应该是房地产市场的方向。”
亮点一览:就业住房凸显高效增长
尽管下行阴影一直如影随形,但一些实效性指标的表现却成为亮点。李克强在汉堡演讲时透露,今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不降反增。1~9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十几万人,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
这一“剧透”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的就业指标,同时实现城市调查失业率连续下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青表示,一般来说,国家经济指标主要看四个,包括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在一些发达国家(最典型的为美国),甚至将就业看作首要指标。
此外,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72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103%和98%,完成投资10700亿元。提前3个月完成了201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的年度任务。
一系列数据在稳定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也表明政府在衡量经济形势时更加注重贴近民生的新指标。不少学者也表示,目前来看降速增效才是中国最需要的,这会给改革腾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