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660.75亿元,连续第2个月增长
外汇占款重回正增长须警惕“热钱”卷土重来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显示,10月份全部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660.75亿元,连续第2个月增长。分析人士称,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有可能重新成为货币投放的一个重要渠道,这将减轻使用全面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压力。
根据央行网站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95252.45亿元,较9月份增加660.75亿元;财政性存款余额为48141.71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6836.79亿元。这两项数据相互抵消后表明,10月份市场因此减少了6176.04亿元的流动性。央行稍早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0月份通过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回笼1153亿元。
今年前9个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分别为4373.66亿元、1282.46亿元、1892.97亿元、1192.21亿元、375.08亿元、-882.8亿元、378.35亿元、-311.46亿元和11.4亿元。外汇占款已由此前的单向大规模增长转向正负反复波动的局面,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更加明显。但随着外汇占款增长规模的扩大以及岁末年初的因素,外汇占款有望重回正增长轨道。
从今年3月17日起,央行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的幅度有所增大。
“从今年起人民币对美元双向波动的幅度较之以往有明显的扩大,再加上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国际资本觉得有利可图,加大向中国转移的力度是其必然选择。”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分析称,在美元升值与中国的改革创新红利之间,国际资本可能觉得后者的获利空间更大。这就意味着今后几个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有可能维持一定规模的正增长,而后续货币政策的微调也将主要体现在定向政策的使用上。
对于跨境资本的流动,国内监管部门从未放松过警惕。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下一阶段会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
对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趋势,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时指出,未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将在震荡中保持基本平衡。现阶段我国经常项目收支趋向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也趋近于均衡合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加,可能会使得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成为一种新常态,这也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国际收支运行新常态。
“我国经济逐步企稳、海外对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提升、境内外正向利差、年底西方传统节日需求旺季等因素,都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入。”管涛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