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聚焦“缓解融资成本高”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提“股权众筹试点”
今年以来,国务院已经8次正式提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配套相关措施
今年以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得到国务院的重视。
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会议指出,今年7月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来,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资难、融资贵”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呈现缓解趋势,但仍然是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融资成本高问题,以促进创新创业、带动群众收入提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等十项措施。随后,国务院办公厅8月14日又下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一行三会”、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职责分工。
自5月份以来,国务院已经8次正式提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配套相关措施;李克强总理也多次调研企业融资成本问题,并提出相关要求。国务院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问题的重视程度空前。
改进合意贷款管理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共提出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方向、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上市等标准化方式融资、支持跨境融资等十条措施。第一条并指出,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改进合意贷款管理。
所谓“合意贷款”,是指符合经济信贷政策意图的贷款,是对金融机构在一个时期内的贷款总额进行排放节奏与排放规模的安排。由于此前信贷规模增长过快,央行[微博]2011年开始实施合意贷款约束机制,比如每年的信贷总规模控制以及3:3:2:2的季度投放节奏。
“合意贷款是参考了存贷比、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数据综合测算出的指标。商业银行也会自己测算并上报央行,银行按照计划内额度放低,央行一般不会再干预。”交通银行(4.37,-0.01,-0.23%)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合意贷款的管理就是要防止信贷投放节奏的不当,打乱经济发展的结构。”
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融资总量为6627亿元,同比减少2018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为548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3亿元,比市场预期的6400亿少1000亿左右。
连平认为,除了贷款规模和节奏,合意贷款还注重对贷款结构的引导,“从宏观层面要更符合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贷款去到该去的地方”。
具体而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引导方向依然是小微和“三农”方向,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税前列支等措施;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支持银行通过社区、小微支行和手机银行等多层次金融服务;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发挥保单对贷款的增信作用;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资金存量,简化小微、“三农”金融债等发行程序。
“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可能隐含商业银行考核的调整,比如调整存贷比考核,通过扩大存款的范围,做大存贷比的分母;再比如,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宽松等差别化流动性管理的方式,引导贷款投向。”连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
证监会[微博]主席肖钢此前撰文指出,在创业板建立专门层次,允许尚未盈利但符合一定条件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并实行不同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要求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并首次提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融资成本居高根源
“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症结,在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地方融资平台、大型央企过度占用有限的信贷资源,匹配给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不足,抬升企业融资成本。”国务院参事夏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温信祥认为,在货币信贷总量宽松的情况下,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期项目再融资挤占了当期融资资源。相当一部分融入资金被用于接续偿付无法产生现金流的低效存量融资,前期的高投入不能带来现金流,也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拉动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微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解决资源错配,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短期信贷投放收效甚微,必须调节经济结构,这是一个长期的体制改革问题。结构调整是大趋势,长期来看,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投资拉动的作用一定会逐步下降,金融机构也要长远考虑,主动进行转型,信贷资源逐渐向中小企业倾斜。”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防止信贷投放“喜大厌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收费。
夏斌则认为,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坚持“市场出清”的原则,其核心不在银行,而是更高层级的体制改革;即按照市场原则,要允许一些财务状况不是很好且过度占用资源的企业破产。
事实上,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提供融资,今年以来,央行多次通过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以及中期常备借贷工具(MLF)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但效果并未如预期。其根本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后,企业融资需求的不足。
“总体来看,资金并不缺,M2的增速保持平稳,问题是实体经济许多领域的融资需求不足,很多领域信贷风险很大,银行又不敢放贷,信贷规模上不来。”连平称,“现在不会再像09年一样,通过扩大信贷来刺激投资,拉动需求;可行的方式是向国际市场输出产能。”
近期,新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被提到新时期国家战略,资本输出和产能输出成为重要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要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中国装备“走出去”。
此外,本次会议还提出,支持跨境融资,让更多的企业与全球低成本资金“牵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8日在上海自贸区调研时也指出,通过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是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的一种好方法。
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发行债券总额在550亿美元左右,如果将人民币大额存单统计在内则将近900亿美元,远超去年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总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