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因为预计会出现的燃料价格小幅上涨、持续疲软的电力需求和来自清洁能源的更多竞争,大陆燃煤发电企业近三年来的强劲利润增长——这归功于更低的煤炭价格——可能会逐渐削弱。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2日文章说,从更长期来看,更高效的生产商预计会从更弱的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因为发电企业收取的电价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由市场力量决定,这是去年10月开始于深圳的新一轮改革的组成部分。
根据评级公司惠誉的一份报告,虽然去年的大陆煤炭价格与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低谷时差不多,但生产成本比2009年高出了25%-30%,这说明煤价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
但考虑到行业产能过剩,需求增长受到能源密集型产业增长缓慢和大陆对抗空气污染的斗争所限制,煤价上涨的空间也不大。
据一项汤森路透调查中的分析师预测,四家在香港上市的大陆主要燃煤发电企业的总净利润增长今年会下降到4.3%,而去年是19%,2013年是57%,2012年是141%。
2014年中,燃煤电厂在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发电能力中占到约90%,这一数字在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为83%、91%和88%。
据渣打银行可再生能源和公用事业股票研究负责人埃文·李(音)估计,现货市场煤炭价格到今年年中将较去年11月底上涨7%,达到每吨540元。随着国内产出、库存和进口缩减,煤价去年8月份达到了最低点479元。
李预测今年的平均价格将上涨5%。只有当煤炭价格在12个月期间内上涨超过5%时,北京才会考虑提高电价。上次电价调整是在去年9月。
交易门户网站中国煤炭资源网2014年12月援引交易商的话说,2015年,电和煤生产商之间达成的发热量5500大卡的煤炭合约价可能在每吨520元到530元,价格很可能全年较为稳定。
为控制供给过剩,北京去年下令全行业减产,10月份宣布对煤炭进口征收3%到6%的关税,禁止国内生产和进口低质煤。
澳新银行的分析师们说:“中国已经对供给过剩的市场情况采取了强有力态度,强制关闭1.5亿吨、也就是国内总煤炭供应量的4%左右。更高价格的可持续性将取决于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高成本供应商是否听话。”
去年上半年,燃料成本在煤电生产商的总运营成本中占到了三分之二左右。
除更高燃料成本外,在去年产能增加、需求增长下降和来自清洁能源的竞争加剧后,这些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今年还可能面临更低的工厂利用率。
更低的利用率会增加每单位产出的固定成本,例如折旧和工厂维护,从而压缩利润率。
大陆的电力需求在去年前11个月增加了3.9%。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去年11月称,全年的需求增长将下降到3.5%到4%,仅仅是2013年7.6%的增长率的一半,是1998年——当年的需求增长为2.8%——以来最慢的增长。
就燃煤发电厂而言,去年前11个月的产出同比下降了0.3%,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水电产出增加了22%,也是因为来自于核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竞争——电网会优先输送这些能源。
沿海地区发电厂的竞争压力尤其大,因为西部和北部能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的发电厂将增加对中部和沿海地区的输出。
据渣打的分析师预测,计划在2014年和2017年之间投入运行的多条所谓的“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到2017年将能满足东部沿海地区27%的用电需求,使得该地区电厂利用率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燃煤电厂之间的竞争在更长期内也将加剧,因为以深圳本月启动的新输配电价机制开始的行业改革将使得效率更高的运营商从效率更低的运营商那里获得市场份额。
输配电价改革之后将是上网电价和零售电价的逐步自由化。后者的实现将依靠允许大用户与发电厂进行价格谈判以及为当前受到垄断的电力零售业务引入新的参与者。
金英证券的分析师里基·吴(音)说,在这些改革之后,上网电价将因为季节性需求而变得更加波动,在电力供应充足时可能下降。
他还说,更低的电价很可能被在香港上市的大陆发电企业的更高销量所抵消,这些企业的发电厂往往比它们没有上市的母公司所控制的发电厂更加高效。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内蒙古很可能在深圳之后进行电价和市场结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