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粤电业务人员介绍,截止22日,集团电厂合计存煤272万吨,较一月初下降了57万吨;由于冬季枯水季节,外购电减少,火电压力增大,电厂日耗增加至11.2万吨的高位,因此,存煤可用天数有所下降,目前,存煤可用天数由30天降至24天。据笔者了解,虽然沿海电厂耗煤普遍提高,但由于已经临近春节,即将进入一年中需求最平淡的季节,煤炭需求呈“强弩之末”,沿海电厂依靠着高库存和一定数量的进口煤,对北方港口下水煤实施消极采购,积极去库存化,消化电厂场地上积压已久的热煤,避免资金积压,并等待着春节用煤淡季的到来。
一月份,虽然正值用煤高峰,环渤海地区到港拉煤船舶虽有增加趋势,但任务并不饱和,秦皇岛、曹妃甸等港空泊现象时有出现,库存继续保持高位。截止1月22日,秦皇岛港下锚船为32艘,其中已办手续船舶只有6艘;曹妃甸港下锚船10艘,国投京唐港下锚船为5艘;各大港口基本可以做到来船即靠,不需要船等泊、等货,船舶周转速度加快。
截止1月22日,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281万吨,较1月初下降了87万吨;日耗合计为68.6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18天,较1月初减少了2天。
当前进入最寒冷的季节,天寒地冻,华北、东北、山东、华东等地各大电厂用电负荷猛增,耗煤量和耗电量大幅增加,然而,受工业用电不振和电厂库存高位影响,下游用户采购煤炭并不积极,派船数量不多,拉煤欲望不强。电厂借着耗煤高峰,积极实现去库存,并对北方港口下水煤保持刚性拉运,促使库存下降的不至于过快。
由于春节即将到来,南方工厂将陆续停产放假,届时,电厂用电负荷会大幅下降。大年初一的前一周到正月十五这20天,属于每年的耗煤低谷期,这一阶段,电厂耗煤量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1/2甚至1/3,下游煤炭需求会急转直下,电厂派船数量大幅下降,将促使北方港口库存高企,存煤无人问津,下水煤有价无市。因此,很多电力企业“有恃无恐”,对煤炭市场保持观望,消极采购。
目前,大型煤、电企业就今年煤炭长协价格尚未达成共识,电厂依靠高位的库存和一定数量的进口煤炭,底气十足的与煤炭企业继续展开“拉大锯”式的价格谈判,力求压低煤炭长协价格,煤电双方就长协价格存在10-20元/吨的分歧,双方仍僵持不下。日前,在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北方港口,中小煤企发运的5500大卡市场煤实际交易价格仅为510元/吨,有的含硫略高的煤炭甚至报价到500元/吨,与神华等大型煤企销售的煤炭价格差距拉大。很多电力集团和电厂,一方面,减少神华、中煤等大型煤企煤炭的采购数量,对中小户市场煤保持刚性拉运,另一方面,积极消耗自身库存,等待着春节期间和春节过后,煤价下跌后再采购。
由于国内大型煤炭基地加速建设,煤炭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高,“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供应和运输格局得到稳定和加强。借助东盟进口煤零关税措施,进口煤的常规货源地位不会动摇,印尼、越南甚至澳大利亚等国煤炭继续畅通进入国内市场。今年,还将有一批特大型水电、核电项目相继投产,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向沿海地区的输送数量呈现跨越式增长,预计沿海地区煤炭消费减量突出,沿海地区煤炭供应充足,供过于求的格局不会改变。
今年,新增火电机组4200万千瓦,其中,沿海地区约有600-700万千瓦火电机组投产,刚性需求增加有限。而在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冲击下,火电机组利用小时及负荷仍将维持较低水平,我国华东、华南地区整体煤炭需求并不乐观,沿海煤炭运输形势不容乐观。煤炭价格倒挂,使得煤炭贸易商向港口发煤的积极性降低,电力企业也因需求不足而采购有限,造成环渤海发煤港口煤炭高库存和下锚船保持低位成为常态化,码头空泊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近几年,环渤海各大煤港堆存和通过能力迅速提升,新增吞吐能力远远超过下游需求的增量,造成各大港口对货源和用户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曹妃甸港分流大秦线的内蒙货源,黄骅港分流“准混”优质煤。沿海煤炭运输逐渐实现宽松化,船等货、等泊现象减少,下游用煤不再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压低了下水煤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