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雾霾的重压下,从去年我国就开始重视煤炭的清洁利用,清洁煤炭也步入发展快车道。“两会”期间,清洁煤再次成为热议的关键词之一。
分析师表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基数较低且成本较高,短期内难以对煤炭形成大规模替代,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是最现实的路径。
需要一提的是,日前,环保新政剑指工业用煤,工业用煤的清洁利用也开始提速。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随着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倒逼企业必须尽快转向清洁煤或者天然气,否则面临关停。
业内认为,治霾力度不断加大,数千亿清洁煤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千亿元清洁煤市场待发
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企也不得不谋求转型。随着环保问题逐步被重视,不少上市公司也开始加速向大环保平台转型。
据了解,亿利能源现有主业包括煤炭、化工、医药等增长乏力,2014年起开始环保转型,在增资并购天立能源后,下半年即在山东、吉林、河北等省市签订总计超220亿元微煤雾化的合作框架。
“数千亿清洁煤市场蓄势待发,河北项目示范效应或将发酵。”广发证券分析师郭鹏表示,在排放标准大幅收紧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预计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工程市场空间约4500亿元,运营市场空间超过3750亿元。
实际上,在此前,也有不少公司开始提前“潜伏”于清洁煤领域。
“公司搞了8年清洁煤技术,期间投入也不少,目前市场终于有所好转开始有效益,感觉到春风了。”科达洁能董事长边程在日前召开的环保企业家见面会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科达洁能是一家做清洁煤技术的公司,曾投入十几亿元做的煤气化项目已经走了八年。
郭鹏还表示,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占比超过80%,清洁煤是集环保和经济性为一身的最佳选择,河北省对清洁煤技术的认可就是最好的例证,后续其他省份或将会效仿。
数据显示,河北省每年燃煤2.7亿吨标准煤,其中燃煤工业锅炉消耗约9600万吨,占比约35%。
据统计,由于工业企业锅炉燃烧不充分,气体处理不完善等原因,工业企业排放物对雾霾天气的贡献度超过20%,部分地区为了缓解雾霾天气带来的影响,开始限制煤炭及传统水煤气炉的使用,迫使区域内企业由煤转气。但问题在于天然气供应不足,最终造成政策落实不到位,减排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清洁煤气化技术是治理燃煤污染重要路径。根据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方针及大气治理压力之下,减少煤炭利用是大势所趋。但是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比太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基数较低且成本较高,短期内难以对煤炭形成大规模替代。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是最现实的路径。
“工业锅炉由于技术落后、单体规模小,是雾霾的主要元凶。煤改气等替代方案受制于天然气价格过高和供应问题,并未能全面实施。清洁煤技术可实现燃气排放水平,同时综合成本大幅低于其他技术,成为河北雾霾治理的优选技术。”郭鹏也表示。
长江证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新环保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严格实施,目前很多地方工业园区未来几年将逐步淘汰水煤气炉,清洁煤气化是未来趋势。
清洁煤利用仍需政策推动
随着治霾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环保的重压下,清洁煤在今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全国工商联在今年的《关于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政策实施力度的提案》中也提出,目前,清洁煤的相关扶持政策仍迟迟未能出台。工信部、能源局等主管部门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产业扶持政策尚未出台。相比较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每年超出200亿元,国家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财政扶持也是微乎其微。
对此,边程也表示,目前煤炭清洁利用推广的关键在于要明确国家标准,也即明确怎么样的清洁使用是达标的,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不要用,什么样的情况是要取缔的。
在边程看来,煤炭是可以清洁高效利用的。公司目前主要针对的是工业用煤过程中工业燃料的清洁化利用。该项技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推动政策,导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缓慢,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值得注意的是,3月1日,由工信部、财政部联合编制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在内部下发,以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四大重污染领域为重点,提出到2017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8000万吨以上。
这意味着工业用煤清洁利用也开始提速。
此外,政策层面上,《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也已经出台,后续还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多项政策将出台。
有煤企负责人表示,清洁煤技术在国外比较成熟,一般在澳大利亚比较多,他们把煤提炼到7000大卡-8000大卡。现在在国内的技术也可以达到,要是能提炼出清洁煤的话,环境问题肯定能很好地解决,可是这个成本太高,不合算,要有政府补贴才能这样做。
同时,安迅思煤炭分析师邓舜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使用清洁煤,提高煤炭洗选率是大势所趋;但是近年来国家和电企均大量投资建设了电厂的环保设备,只要环保设备能正常运行和保养的话,电厂的排放可以得到保证,是能够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的,因此并不必刻意花大成本最求煤的清洁性,而应该追求用煤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之间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