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企业已累计发行了总额折合为29亿美元的欧元债券,去年同期则为零。并且这几乎赶上去年全年33亿美元的规模]
欧元区的万亿量化宽松(QE)计划已于3月9日正式推行,德法意等国国债收益率目前纷纷跌至低位。不仅如此,QE的“跨海效应”也不断体现——今年以来,中国企业纷纷赶赴欧洲发债,充分利用低利率的大好时机。
其中,国家电网、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中国船舶(600150,股吧)工业集团和宝钢集团均发行了欧元计价债券。其中,国家电网今年发行的7年期欧元债券收益率为1.54%,12年期品种收益率为4.125%,30年期品种收益率为4.85%。
“欧元区QE无疑是美国QE的‘接班人’,中国企业不断将注意力由美债转向欧债。近期欧元计价企业债的平均利率约1.07%,接近历史新低,而企业发行的美元计价债券收益率均值仍高达3.66%。发行欧债的吸引力还会不断扩大。”某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尽管各界对欧洲市场颇感兴趣,但仍有不少人士对欧元区QE的影响力存疑。对此,国际金融研究所(IFF)总裁、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蒂姆·亚当斯(TimAdams)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600亿欧元月度购债规模是个很好的起点,也足以吸引市场注意力,我认为今后欧洲央行完全有能力扩大购债规模。总体而言,QE是必要之举。”
中企乐于发行欧元债
欧洲央行从去年6月起开启“负利率时代”,而随着万亿QE的推出,债市或将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欧元区已然成为了企业的“免费发债地”,甚至是负利率集中营。
《金融时报》近期报道称,中国建设银行发行的5亿欧元5年期高级票据最终票面利率为1.5%,最终实现了3.4倍的超额覆盖。宝钢集团1月成功定价5亿欧元无抵押债券,票面利率为1.625%。
近年来不断出海配置资产的复星国际也在今年发行欧债的名单之中。复星国际此前以10亿欧元收购了葡萄牙最大保险集团旗下Fidelidade、Multicare以及Cares各80%的股权,今年年初又购入了法国假日酒店集团“地中海俱乐部”(ClubMed)。
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企业已累计发行了总额折合为29亿美元的以欧元计价的债券,去年同期则为零。当前,欧债发行量几乎赶上去年全年33亿美元的规模。
其实,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速,也由于欧元不断贬值,中企对于欧洲资产的投资兴趣不断加深,这在今后也将助涨欧债的发行势头。
“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以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呈现非常快速的增长趋势,对欧投资在2014年更是达到了近几年的峰值,去年的投资总额为180亿美元的规模。”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德国法兰克福所合伙人、中国事务主管托马斯(ThomasGilles)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巴克莱亚洲部债务资本市场负责人JonPratt曾表示:“走出去并借入欧元是一种相当好的对冲方式。”他强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开拓欧洲市场。
当然,这一“跨海效应”也同中国的政策支持有关。此前有消息传出,中国正在考虑放松企业发债的要求,此前被算作债务的商业票据将不再计入债务部分。根据中国现行证券法的规定,企业公开发行债券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0%,即“40%净资产”红线。
除了中国企业,其实不少欧洲企业更是先知先觉,有的甚至“免费发债”。上周,法国的天然气和电力供应商GDFSuezSA以0.13%的超低利率发行两年期债券,这意味着投资者持有债券将几乎不产生任何收益。此前,瑞士食品制造商雀巢公司的2016年到期债券收益率只有-0.2%,雀巢公司债券的评级为Aa2,属于第三高的评级,这意味着投资者要“倒贴钱”购债。
不过,业内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中企在国内发债时只需通过监管部门审批便能顺利完成,而发行海外债券仍需要谨慎。“发行海外债券的风险高于国内,如果公司无法正确判断市场情况,包括基本面状况和发行时点的选择等,仍可能存在失手的情况。”
负利率是喜是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以欧元计价的企业债收益率极低,但仍受到投资者追捧,因为不少欧洲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已经位于零值以下。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10日,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点1.313%,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点1.256%,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0.868%,创历史新低。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五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点-0.118%。可见,欧洲央行的购债效果已经显现,且国债的购买意愿仍然不减。
仔细分析,负利率或低收益债券仍不乏接盘者,其背后有两大原因,一是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渴求及对通缩前景的戒备;此外,投资者预期欧洲央行QE规模或进一步扩大,届时债券收益率将进一步被压低,这样一来当前所持债券便会增值,因此投资者抢先购债。
为了对抗通缩和改善资源利用,当前众多欧洲的央行开始尝试负利率,但市场对其效果喜忧参半。分析人士称,负利率可能造成过度杠杆和忽视改革,尤其是对于改革迟缓、自满情绪高涨的南欧国家,融资成本不断下滑,且金融市场表现良好,这已经为政府创造了不好的动因。
贝莱德前固定收益负责人、美国财政部负责国内金融的前副部长PeterFisher表示,负利率可能适得其反。“随着短期市场利率跌入负值,银行利润进一步遭到挤压,这可能会减少而非增加它们的放贷意愿。”他认为,如果可以的话,决策者们应当一起减少对货币政策的依赖,并向财政政策倾斜。
亚当斯也对记者表示:“欧元区仍需配合财政政策和其他改革措施,如劳动力市场改革、产品市场改革、扩大投资规模,欧盟委员会新主席容克(Jean-ClaudeJuncker)3000亿欧元振兴计划将会是QE的良好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