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螺纹钢期货2900元一吨,豆粕期货3200一吨,如今螺纹钢已下跌至2300元以下,豆粕下跌到2700元左右。
最近,国内的钢材价格下跌到一吨2900元左右(这是去年八月份的期货价格,如今已经跌倒2300元),也就是如今买一斤钢材还不到2块钱。比起几年前高峰时的价格,钢材已经跌了一半的价格了。相比较起来,豆粕——这种主要用来生产猪饲料的原料,还卖到了一吨3200元以上,价格比钢材高出很多。给人用的东西还比不上喂猪的饲料,真是人不如猪。我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如今白菜的价格已经超过钢材的价格,钢材生产商多希望能卖个“白菜”价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很多人会觉得,钢材有着广泛的工业用途,生产钢材需要铁矿石作为原料,需要炼钢厂这样的大型生产设施,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怎么看也比种植白菜来的高大上许多,怎么价格却那么“屌丝”呢?
这些觉得钢材价格应该高过白菜价的人,通常认为商品的价格由成本来决定。人们的直观印象里,都会觉得钢材比白菜更值钱。生产钢材需要搭建工厂,购买各种生产设施,还必须雇佣各类生产技术人员,这些一次性的成本投入显然要比种植白菜更多。而种植白菜就没有那么复杂。生产钢材会比种植白菜需要更庞大更精细的分工合作,给人的感觉自然是钢材比白菜更“高大上”一些。
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商品的价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在这个案例里,恰恰说明,商品的价格不是由成本来决定(不然就不会出现钢材卖不出白菜价的事情了),而是决定于其在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以白菜和钢铁来说,即使生产钢铁的成本更高,可如果白菜的供求状况要好过钢材(也就是比钢材更供不应求),两者的价差仍然会拉大。“钢材卖不出白菜价”,在市场上绝不是什么稀奇事。
任何商品的价格只决定于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当人们对某商品的需求小于市场上它的供给的话(包括对未来的预期),那么它的价格总是要下跌的,而无论它的成本是多少。虽然,厂商总是希望商品的出售价格高过它的成本,这样他们才能赚钱。可如果市面上供求状况得不到不改善,别说是成本价了,连跳楼价都要卖。
这些年来,市面上钢材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于是钢材的价格从一吨5000多跌到现在不到3000。而相应的,白菜的价格基本处于上涨的周期里,说明市面上白菜的供给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我觉得,以后不能用“白菜价”形容某个商品的价格便宜,而应该用“钢材价”来形容。
商品的价格由供求状况来决定,正说明在市场原则下,生产商不是价格的主导因素,他们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们要根据消费者需求来进行自己的生产,如此他们才能完成自己赚钱的目的。主导商品价格的真正力量是消费者,他们是厂商必须巴结的对象。市场不会惩罚消费者,市场却时刻准备着惩罚生产商。市场的这些惩罚非常残酷,不留一丝情面。对此,这些年钢材生产商的体会最深了。
为什么这些年来,钢材的价格调整的这么厉害,而白菜的价格却稳中有升呢?我需要简单的说说钢材和白菜的商品属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钢材的机会非常多,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我们日常用的铁勺、椅子、剪刀,里面有钢材;我们在街上开的车,它是由钢材锻造的;窗户、铁门钢材也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原料。经济学上,把钢材这类用于广泛生产其它商品的商品称之为高阶商品(资本品)。虽然我们对钢材的需求非常广泛,但它们离我们的终端消费非常遥远。白菜则离我们的生活更加接近,基本上就是供我们吃的,称之为终端消费品,它们的用途就相对单一。
在一个渐渐走向繁荣的经济周期里,类似于钢材这样的资本品,它的价格上涨就会快过如同白菜这样的消费品。它的用途广泛,离日常消费较远,更容易产生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投机需求。而当繁荣的周期结束转为萧条的时候,那么之前由它的投机性需求所产生的投资就会出现市面上供过于求的状况。在一个萧条的经济周期里,越高阶的资本品,跌价就会越厉害。这个跌价的过程,就是对以前胡乱投资的一个清算。
如此来说,钢价比白菜价更低,恰恰是经济正常调整的一个过程。不用为此惊慌失措,甚至于呼吁政府来救市,那只会造成更大的泡沫。会有调整结束的那一天,钢价也许会重新贵过白菜价,但离现在还远的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