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4 9:36:21 |
杜邦公司(NYSE:DD,简称杜邦)大中国区总裁苏孝世放下了手中的保温杯,用这四个字来描述已经过去的2014年。 不可否认,眼下杜邦正面临着一些变化。不久前的消息称,董事会决定将在2015年之前削减10亿美元的固定成本(后来又增加至13亿美元),同时推进2013年提出的分拆高性能化学品业务的计划,新公司被称作科慕(Chemours),将今年7月独立上市,其核心业务正是杜邦在市场中领先多年的钛白粉及氟化工等产品。 而“科慕”也准确地反应出杜邦的经营哲学——仰慕科学的公司,但相比于卖掉纺织等业务,这充其量只能算“微调”。分拆重组是杜邦两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最常见的手段。 成立200多年后,杜邦的主营业务已与公司成立时相距甚远。从1863杜邦主营的火药到20世纪的化工和纺织产品,再到近几年确立的以农业和营养、生物基材料和先进材料为三大支柱的“科学公司”,杜邦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发展方向。数十年间,这家老牌公司也不乏令人费解的重组案例,特别是一些被剥离板块甚至还处于行业的龙头地位。 从20年前近800亿美元年营业规模降至如今的300多亿美元,规模并没有成为杜邦成长的单一衡量标准,正如杜邦CEO柯爱伦(Ellen Kullman)所言,杜邦更希望抓住未来而非抱着过去不放。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时,杜邦砍掉所有成本却力保研发,“什么都砍了,研发经费却没有砍,”苏孝世回忆说,“因为我们知道研发经费一砍,未来的路就会偏掉。” 但股东对于杜邦的盈利能力从未降低过标准,杜邦能够在金融危机的后四年,每股收益年均增长达到20%,与其紧紧围绕科研的核心战略不无关系。面对未来,杜邦上下高度一致,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在技术领域的壁垒,抛弃相对低附加值的板块,保持技术带来的竞争优势。 “我们用科技来创造差异化。”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坚说。这种差异对杜邦意味着利润,当现有的技术无法创造“差异”之时,业务板块的剥离就成了选择。 杜邦的盈利模式也是以类似“定制化”的方式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从市场—研发—创新—再到市场,高附加值的产品就是在这样的闭环中产生,其中最重要的是其研发和创新的能力。也正因为此,在资本市场上,杜邦被认知为一家科学公司,而非传统的工业公司。 眼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常态”,作为杜邦最重视的市场之一,其高管团队在这个“非常时刻”却要比以往更加坚定地相信公司的价值准则。 创新中心“接地气” 2013年,杜邦在研发上的支出为22亿美元,约占杜邦总销售收入的6%左右。2014年的数据尽管没有公布,但苏孝世预计,这一年研发投入规模也与2013年相当。这样的投入对于一家传统行业公司并不算低。 可以看到投入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在中国大陆,杜邦研发的本土化进程正伴随着当地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升级。正如柯爱伦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总结的那样:“科学是全球的,但应用是本土的。” 去年9月,杜邦在上海的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创新中心与此前成立的研发中心最大的不同是,这里成为了杜邦捕捉市场需求的一个枢纽,使杜邦更敏锐地找到适应当地需求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初次到达位于张江科技园区的创新中心都觉得,“这没什么,不就是一个产品的展厅吗?”表面上看没错。创新中心内陈列着杜邦最重要的四个业务领域的新产品——食物、消费电子与通讯、汽车与能源。与传统的展示中心不同,这里还有两间用来与客户讨论的会议室,杜邦称之为“合作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