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晚些时候,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赖斯(Gerry Rice)再次对外界说,评估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工作正在进行中。这是今年以来IMF再一次就人民币加入SDR表态。早在3月12日赖斯就曾公开表态,IMF将在今年下半年审议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构成,届时将综合考虑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的情况。
自五年前提出这一问题以来,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的可能性在增大。不仅IMF表态对人民币重视,中国央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也很有信心,他在两会期间明确表态说“人民币加入SDR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
过程不应该更长了。在上一个时间节点,呼声很大的人民币最终被排斥在SDR货币篮子之外,被排斥的其中一个理由是人民币不可自由使用。五年后的今天,正如易纲所说,人民币“正在朝着一个可自由使用”的方向发展,这从在岸和离岸市场、海外人民币存款、债券和其他衍生品的发展都可以看出来。
并且,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是,人民币已经是国际市场上不可忽视的货币力量。人民币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全球第六大交易货币。据说有30多家央行已经把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货币。用这些事实来对照“货币背后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量”这一IMF评审SDR的标准,人民币是绝对的“no problem”。
这是站在人民币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换一个角度呢?在人民币不断改变自己适应SDR标准的另一面,IMF对人民币该持何种态度?把人民币排除在货币篮子之外,既是对人民币的不公正,也是对IMF自身的不负责任。换句话说,放行人民币也是IMF的自我提升甚至自我救赎。
技术角度看,SDR是IMF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是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资金使用权利。可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向其他成员国换取外汇,但不是真正货币,只是一种特别提款权。SDR自创设以来,尽管经过数次调整,币种和权重在不同时期亦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是,这些货币应在国际交易中具有代表性。为了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IMF规定每五年对货币篮子复审一次。
人民币就是在上一次复审时被排斥在外,无缘与美元、日元、英镑和欧元“位列同侪”的。将一个GDP当年已全球第三(现全球第二)的大国排斥在货币篮子之外,确实出乎外界预料。与次贷危机后IMF承诺的扩大中国等金砖国家投票权的承诺迟迟不能落实类似,人民币也再次被SDR在外放逐了5年。
站在国际政治角度来考量经济问题,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不负责任。IMF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货币基金组织,其存在的前提就是通过资金和技术手段,确保全球金融正常运转。一个被限制投票权的中国,一个被排斥在SDR之外的人民币,对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显然并非幸事。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深度参与。
把人民币继续排斥在SDR之外,也是对IMF自身的不负责任。时至今日,SDR对人民币的需要,已经超出人民币对SDR的需要。我们很容易看到,SDR很少被使用,也没有国家参照SDR来管理外储。人民币被纳入SDR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对中国经济的实际意义。
当然,人民币不会排斥IMF的“锦上添花”,而IMF却着实需要人民币的“雪中送炭”。(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