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经过去将近一半时间,但中国经济仍没有从下行轨迹中摆脱出来。今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增幅在进入2015年以来,出现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38766.8亿元,同比下降6%。其中中央企业84643.9亿元,同比下降7.2%;地方国有企业54122.9亿元,同比下降3.9%。从单月增幅来看,今年1月至4月国企总收入依然延续了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国企相对增速和上月一样,表现继续好于央企。与总收入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企应交税金增幅继续上升,1-4月,国有企业应交税金12296.4亿元,同比增长1%;地方国有企业2599.1亿元,同比增长2.6%。
根据财政部披露,4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65156.2亿元,同比增长11.5%;负债总额692191.3亿元,同比增长11.2%,资产和负债均呈现大幅增长。
作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收入增速出现连续4个月下滑,反射出中国经济仍处于艰难复苏时期。尤其是在国企中占比较高的电力、煤炭、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持续低迷的状态,加大了中国经济复苏难度。统计显示,1-4月,交通、电子、轻工和电力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化、石油、建材和机械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亏损。
虽然国企收入连续下降,凸显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但在有关人士看来,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人民日报今天援引权威人士的话表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急速下滑,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幅度也比现在大。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上述权威人士认为,从区域看,东部地区调结构动手较早,开始企稳向好,有的甚至较为乐观,对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信心更足了;而部分地区,包括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有的也知道要转方式,不转不行了,但还要一个过程。
李克强总理在上个月14日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对中国经济并首次提出一个判断: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衔接期”,一些传统的支撑力量正在消退,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力量则在成长,有的新业态新产业呈爆发式成长。
李克强表示,“行业和区域现在都处在一个分化状态,需要先把准脉搏:哪些应该保住、扶持,形成将来新引擎和新动力;哪些需要改造、升级,不能让它萎缩;哪些该淘汰的,就要坚决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