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企求生之路何在?6月12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下称“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和中国煤炭市场网联合举办“2015年中期煤炭市场研讨会”,众多专家、企业人士共聚太原,把脉未来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煤炭大数据平台、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徐州港交割库启动运行,煤炭质量升贴水标准正式发布,煤炭行业创新发展趋势初露端倪。
煤炭企业须与时俱进
“今年前5个月,全国煤炭销量13.2亿吨,同比下降8.8%。煤价指数比年初下降6.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90家大型煤炭企业1—4月整体亏损4.4亿元,而去年同期利润达217.7亿元。”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秘书长董跃鹰分析,下半年煤炭行业可能出现好转趋势,但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2012年—2016年煤炭行业处于转型发展期和低谷期,煤企面临洗牌及重组,未来或将出现综合能源、高端化能源、跨界发展三种企业发展模式。”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名誉院长牛克洪认为,煤企转型必须与时俱进,实现由单一煤炭生产向多元矿产综合开发利用、单纯产煤和卖煤向客户服务等转变。
此轮煤价下跌,煤企最头疼的就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河南央能储运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总监钟旭超看来,金融创新将是转型的最大助力。他建议,企业可利用“池融资”的方式,将日常分散、小额的应收账款集合起来,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应收账款余额“池”并转让银行,无需额外提供抵押和担保,就能获得一定比例金额的融资。
大数据平台打造煤炭产业数据库
“互联网++”新形势下,大数据、物流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或可为低迷中的煤炭行业提供发展新契机。在此次研讨会上,由中国煤炭市场网联合国能数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开拓“互联网++煤炭”先河的“中国煤炭大数据”平台正式启动。煤炭大数据专家张文伟通过海量数据信息分析,展示了大数据对预测煤市走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助力煤炭上下游企业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据了解,该平台汇集了超过10万个宏观、行业、价格的时间地域序列指标,超过8000万条数据,涵盖全国7200余个铁路货运站点数据,60万艘全国近海及内河船舶数据。通过依托云计算处理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挖掘,发现规律、预测未来,旨在打造聚焦煤炭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主题数据库,助推煤炭企业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为国家能源治理决策提供支撑,成为我国抢占国际能源竞争战略的制高点。
升贴水标准为公平交易奠定基础
在商品煤交易过程中,如何确定硫分、挥发量等质量指标一直没有统一标准,成为困扰煤炭贸易的难题,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对此,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成立专题研究组,在系统总结行业交易经验基础上,科学构架各类煤炭质量指标,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标准体系,为煤炭供需双方就不同质量规格产品定价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据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专题研究组负责人张漪介绍,按照煤炭的用途及商品煤类别,本次发布了《冶金用煤质量升贴水标准》、《动力煤质量升贴水标准》、《化工用原料煤质量升贴水标准》。这套标准在完善商品煤质量的定价机制、保护性开采稀缺煤种、避免煤企无序竞争的同时,也将为煤炭现货、期货及场外衍生品交易、煤炭质量商务纠纷处理建立统一、科学的标准。
徐州港库开启煤炭内河交收时代
为实现市场化交易平台与物流储配产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在2014年6月豫北交收库成功运行的基础上,成立了首个内河港口交收仓库——徐州港交割仓库。
徐州港库是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立足江苏徐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优势而建。该公司拥有36个生产性泊位,5000万吨年吞吐能力,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更是“北煤南运”重要的中转基地、淮海经济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物流节点。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以交收仓库为切入点,积极建立覆盖煤炭生产、经营、运输、消费各环节和煤炭物流各节点的交收仓库,旨在帮助煤炭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也标志着该中心以交易服务为核心、信息服务为基础、物流服务为保障、金融服务为延伸的“一核三系”四位一体交易综合服务体系迈出坚实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