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冬奥成功,意味着减排承诺将一步步兑现,从而使得目前明显过剩的煤炭产能化解无望。
北京冬奥申委提出的目标是,2017年将比2012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25%以上,2022年赛期预计与2012年相比下降45%左右。很显然,重化工业等高耗能产业是污染大户,煤炭更是首当其冲。摆在中国面前有三种选择:要么大幅增加环保装备,减少污染;要么减少煤炭产量;要么找到替代能源。政府现在的做法是,大力扶持太阳能和风电产业,以替代煤炭发电。
政府治理污染迎冬奥是远虑,需求不旺才是近忧。
自2012年以来,中国煤企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如今,就连昔日的龙头也疲态尽显:7月30日,中国最大的煤企中国神华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下降32.1%,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下降45.6%。中国神华在陕北榆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拥有开采成本便宜的大型煤矿,产品通过自家铁路销售给大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利润都大幅下调,更遑论其他煤企了。
煤化工曾经是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一个重要选择,但政府如今对此也非常谨慎。以煤变油为例,这项技术对中国而言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煤变成油气本身需要消耗能量、水资源并污染环境,最近环保部就否决了两个煤制油项目的环评报告。实际上,由于近阶段石油价格大跌,煤化工的经济性也受到挑战。
也就是说,如果煤化工这条路走不好,市场需求又不旺,只有行业血拼等待产能下降的那一天了。
就在国人考虑煤炭行业下一步怎么走时,美国出台了对煤炭更冷酷的政策:奥巴马政府公布了被称为美国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为电力行业施加严格减排目标,很可能导致更多燃煤电厂被关闭,同时提振风力和太阳能发电。
中国此轮煤炭价格猛跌,是北京奥运会种下的种子。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为达环保和安全目标,政府批量关停小煤矿,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煤炭价格高涨。当时很多地方都在闹煤荒,由此引来一波煤炭投资潮,产能扩张到远超市场需求地步。如今又将举办冬奥会,不知道政府是否还会一关了之,造成新一轮兴衰交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