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呈现出“缩长放短”趋向。5月22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和14天品种分别是100亿元和3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5%和2.6%,与前期持平。
鉴于当日有100亿元28天逆回购到期,因此实现资金净投放3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连续第四次暂停了对28天品种的逆回购操作。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缩短放长”抬升资金成本,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去年8月,央行重启了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向市场表明拉长资金期限来降低债市杠杆水平的意图。
不过目前,这一局面已经出现了变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短期逆回购的比重逐月增加,7天期品种的比重已大幅上升至近八成,而28天期逆回购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从年初的30%以上,下降至4月的20%左右,而5月前半月的公开市场操作中,28天期品种的比重仅为6.3%。
来自兴业研究的观点指出,央行“缩长放短”过程中将分为两步走:第一步,保留7天、14天与28天3个操作品种期限,但逐步往7天靠拢,加权平均操作期限开始下行;第二步,逐步暂停28天与14天期逆回购操作,回到2016年8月之前以7天逆回购为主的操作模式。
对于央行逆回购操作期限配比的变化,黄金钱包首席分析师肖磊指出,之前“缩短放长”主要考虑的是提高短期利率,进一步降低短期信贷过热的问题,以及应对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但随着整个利率市场的走高,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目前看“缩短放长”很难继续压低中长期利率,而且导致整个预期发生变化,中长期利率持续走高。
从市场利率来看,5月22日,一年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Shibor)利率报价4.3024%,已经高于上海银行间市场的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4.3%,和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只有一步之遥。肖磊指出,一年期Shibor高于LPR,也可以说存款利率比贷款利率都高了,“放长”效果欠佳。
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缩长放短”的策略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肖磊解释,央行也需要考虑之前诸多逆回购到期的问题,为了达到一种均衡的流动性调节,给目前信心非常弱的资本市场一些正面支撑,实际上“缩长放短”既可以保证短期资金的需求,中长期也能维持现有的去杠杆水平不变,货币政策的预期不变,否则都开始放的话容易给市场带来预期变化。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也认为,央行的市场操作转变成为“缩长放短”,将有利于稳定资金面及市场情绪,显示出在央行较缓收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引导市场更加温和有序去杠杆的政策取向,又不至于引起市场的恐慌情绪,以达到安抚市场情绪的目的。
对于央行之后的操作,黄志龙预计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持续收紧的趋势将有所缓和,特别是当前各种期限的Shibor利率,都逐步回升到2015年本轮货币宽松启动前的历史均值水平,并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抬升产生了实质性影响。预计后期在金融监管日益严峻的趋势下,为了安抚市场情绪,资金市场的紧张程度可能会有所缓和,“缩长放短”的逆回购操作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