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在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积极推动落实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新进展。其中一项举措是,努力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央行从2014年起即开始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实施定向降准政策,目的是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基础上,适当发挥结构引导作用,提振民间投资增速。据统计,2014年6月份至2018年7月份期间,央行共通过8次定向降准,或在全面降准政策下,对小微或“三农”贷款达标的金融机构实施额外定向降准,累计共降低相关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4.5个-6.5个百分点,几乎已涉及全部金融机构。在政策效果方面,自2016年三季度起,小微企业信贷余额增速持续高于各类贷款余额整体增长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鉴于小微企业吸纳了我国近80%的城镇就业人口,新增就业贡献率更是超过了90%,因此通过定向降准等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不仅可以缓解民间投资增速下行压力,更能对稳定就业、保障民生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李佩珈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将是结构性宽松为主。一方面,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小微企业贷款利息减免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银行投放小微和“三农”等领域信贷积极性。
王青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环境稳中有变,制造业外需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下半年小微企业、民间投资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从稳就业、稳投资等角度出发,预计未来监管层将继续在货币政策、财税激励和优化环境等方面,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和民间投资,这包括下半年还有可能再实施1次至2次降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