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资本市场,这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实现经济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近日在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肖钢新著《中国资本市场变革》一书近期出版,书中开篇提及“党中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资本市场”。他直言:“中央强调,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具有枢纽地位,凸显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020年恰逢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在肖钢看来,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时刻,回顾资本市场变革历程,探讨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近期中概股“回流”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肖钢认为,中概股“回流”对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改进上市公司结构,一批中概股是最具活力、反映中国经济新动能的优质企业,回流后可以吐故纳新,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二是有利于国内投资者更多地分享公司发展红利,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标的,改善A股回报率。
三是有利于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开放股市,改革完善各项基础制度,提高服务效率与水平。
四是有利于维护中国科技安全和经济安全,做好外部冲击的应对工作。
从改革创新的角度而言,科创板和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的“重头戏”。
对于科创板的期待,肖钢指出,此次科创板改革的“初心”,总的看是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积累试点经验,三是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而随着注册制深入推进,A股投资者结构发生变化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肖钢说,研究表明,中长期投资者可以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对上市公司治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发展长期投资者是落实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
他进一步解释称,美国等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也经历了早期以散户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阶段。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对投资的专业性要求不断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应该会逐渐增加。
肖钢表示,目前,在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市场,上交所正在积极研究推出鼓励、吸引科创板长期投资者制度,推动长期投资者深度参与新股价值发现、形成有利于科创企业和整体行业发展的良好投融资生态,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展望未来,肖钢认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积极稳妥对外开放,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不断提升,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配置。
“从全球资本市场竞争力因素看,中国在市场规模、市场流动性、市场活跃度等重要指标方面已经排在世界前列,但在法治指数、营商便利指数上,我们排名靠后。”肖钢强调,尽管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但总体而言,仍然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处在全球第二梯队,未来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说到底,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