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海关统计,前8个月,上海关区累计进口煤261.4万吨,价值2.5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3.5倍和1.4倍;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94.5美元,下跌48%。除几乎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外,关区煤炭进口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单月进口量连续6个月维持在20万吨以上,但7、8月份单月进口量连续环比回落。2009年3月份起,上海关区煤炭进口量连续6个月保持在20万吨以上的高位,且除4月份以外,单月进口均出现成倍增长势头。但继6月份单月进口量创写72.6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后,7月份关区煤炭进口规模回落至50万吨,8月份进一步回落至32.7万吨,环比7月再下降34.6%,但同比依然激增4.3倍。 二、3月以来进口平均价格逐月下滑,8月进口平均价格达到近7个月以来最低点。3月份起,上海关区煤炭进口平均价格开始逐月下滑,至8月份,进口平均价格已下跌至77.6美元/吨,环比7月下跌19.8%,较2月份的年内最高点下跌51.7%。 三、东盟和俄罗斯双双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关区煤炭前2大进口来源地。前8个月,上海关区自新增进口来源地东盟和俄罗斯分别进口煤炭94.3万吨和67万吨,成为关区煤炭前2大进口来源地。同期,关区自澳大利亚进口煤炭56.6万吨,增长1.1倍;自加拿大进口30.3万吨,增长67.1%。自上述4个来源地进口煤炭占同期关区进口总量的95%。 四、国有企业进口占6成以上,私营企业进口迅猛增长。前8个月,国有企业通过上海关区进口煤炭168.9万吨,增长1.9倍,占同期关区煤炭进口总量的64.6%,对关区煤炭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4.8%。此外,私营企业通过上海关区进口煤炭由2008年同期的不足万吨大幅增长至83万吨,占同期关区煤炭进口总量的31.7%,对关区煤炭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40.6%。 五、炼焦煤比重显著下降,除无烟煤外其他烟煤是进口猛增主力军。前8个月,上海关区进口炼焦煤87.3万吨,增长63.2%,增速低于同期关区煤炭进口总体增速290个百分点,在同期关区煤炭进口总量中的比重由2008年同期的92.8%下降到33.4%;进口平均价格为142美元/吨,下跌24.6%。此外,除无烟煤外其他烟煤进口量由2008年同期的3.9万吨大幅提升至105.3万吨,占同期关区煤炭进口总量的40.3%,对关区煤炭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40.6%;其进口平均价格为74.2美元/吨,下跌22.9%。 2009年前8个月上海关区煤炭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刺激企业进口动力增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国际市场煤炭需求下降。2009年1季度,品质相仿的进口炼焦煤比国内炼焦煤便宜200-250元人民币左右,价差刺激国内企业与国外炼焦煤供应商签订了3-6个月的现货合同。虽然随着中国采购的激增以及海外钢厂产能的缓慢恢复,进口炼焦煤的价格开始上扬,截至7月20日,综合考虑运费等因素,价差已缩小至100元-150元,但进口煤价格仍具有一定优势,国内企业进口热情较高。 二是国内煤电谈判最终破裂导致国内供给有限。2009年8月底,在2009年度重点电煤谈判僵持了8个多月后,终因煤电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定价标准不肯让步,使得煤电双方矛盾不可调和而宣告破裂。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的重点合同迟迟未签,导致国内电力企业纷纷转向进口市场,进一步刺激了煤炭进口需求。三是国内下游用煤行业需求回暖。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下游产业复苏带动煤炭需求回暖。煤炭下游的电力、钢铁、水泥、合成氨四大行业逐渐复苏,预计2009年至2010年煤炭总需求同比增长4.9%至5.7%。 但基于近期国际煤炭价格上涨和国内产量逐步增加2方面因素,最近2个月上海关区煤炭进口量开始出现高位回落。一方面,受国际煤炭价格和海运费双双上涨影响,煤炭综合进口成本出现较大增加。截至8月21日,山西5500大卡优混煤和澳洲5534大卡煤在广州港的报价分别为655元/吨和650元/吨,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已逐渐丧失,进口动力有所减缓。另一方面,国内煤炭产量稳步增长。2009年前7个月,全国原煤产量16.13亿吨,同比增长8.9%。预计下阶段中国煤炭进口激增局面将有所缓和。 为保障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国际煤价和海运费用变化趋势,引导国内企业科学把握进口节奏;二是进一步深化上下游产业体制改革,改革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平衡煤电利益关系,确保煤电长期供应安全与稳定;三是通过降低成本、强化管理、强化营销等方法,增强国内煤企抵御市场经济冲击的能力,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