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炭素改制之初,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来了,他和广大员工亲切交谈,讲述他心中那个伟大的梦想。他告诉员工们,我是来依靠大家打造炭素航母,建立炭素王国的。
三年之后,方大炭素人不仅走出破产的阴影,还一举成为甘肃民营企业中的一张最精彩的名片,演绎了一出“灰姑娘的传奇”。
方威当年掷地有声、激情振奋的话语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如今,在社会各界,人们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个事实:
炭素传奇
甘肃日报记者 牛彦君
作为老国有企业,他们曾经拥有全国炭素行业的一切辉煌,可突然间却身处绝境;
作为重组大企业,报着“置之亡地而后生”的改革决心,之后他们果然绝处逢生;
作为以“强”为核心价值观的大型民营企业,“转身”之后的定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十年内成长为全球炭素强企。
重组改制篇:浴火新生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经过生死两重天的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干部职工,不会忘记三年前改制成功的那一刻,更不会忘记改制之前企业的艰难。
变革前,企业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方大炭素的前身是海龙科技及其大股东兰州炭素集团。从1995年开始,兰炭就已经出现了困难,流动资金短缺,市场逐步萎缩。到1999年,销售额大幅下降,每月回款只有2000多万元,职工工资拖欠。每月仅靠银行贷款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兰炭冗员多、体制性障碍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已开始显现。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兰炭负债已达9亿多元,资产负债率112.99%。海龙科技负债8.2亿元,资产负债率53.2%。
此时,企业想借钱的地方都借了,能抵押的家当都抵押了。内债、外债交困,难以为继。拖欠在岗职工工资和内退职工工资分别为7个月和6个月,最长的达10个月。
一个真实的“笑话”不胫而走,海龙科技公司的一位高管在扣除“四金”后,每月只有3.76元的收入。
是自救,还是重组?一度有争议。但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重组,并在6家有意向的公司中选择了辽宁方大集团。
方大的诚意感动了海龙人。在当时仅仅签订了意向性协议的情况下,已经向海龙科技注入近亿元原料和资金,使得海龙生产得以恢复,生产经营又重新起步。
海龙科技之所以选择方大,原因有三。
一是,方大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辽宁方大是以机电、冶金、矿业、化工为主业,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贸易、投资为一体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元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二是,有利于海龙科技的长远发展。方大拥有的三个炭素业子公司和主持经营的海龙科技分布于东北、华东、西南和西北,形成了资源共享,集中研发,统一营销的优势。方大的目的既要做中国炭素行业老大,更要在世界炭素界称雄。
三是,方大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正如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所讲,方大的发展要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利、对职工有利。这是方大发展的定位也是方大发展的宗旨。
据介绍,方大集团进入海龙科技主要提供资金和机制两大优势。这两大优势正好与海龙科技公司装备水平高、技术能力强,形成了“强强联合”的效应,有效地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发挥优势互补,实现快速发展,而且方大集团多年来经营炭素行业的经验及市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006年6月9日,海龙科技及其大股东兰州炭素集团与辽宁方大集团签署委托经营协议,经营权正式由方大集团代理。
9月28日,ST海龙(600516 )的10323万股国有法人股在兰州拍卖,辽宁方大集团公司通过竞拍获得该笔股权,成为ST海龙的第一大股东。
之后,一切在悄然中迅速发生着质的变化。厂容厂貌焕然一新。职工工资从无保障到有保障再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实现三级跨越。职工浴池和食堂又冒出了腾腾热气。职工每天下班后,可以轻松地“蒸个桑拿”再回家。
最为耀眼的是公司办公大楼前的那面高悬的国旗,公司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对于一个重生的“老企业”,这件事显得格外的神圣。
方大炭素人说这次“变革”那是真正的浴火新生。
发展壮大篇:生死裂变
2007年1月1日,兰州海龙科技正式更名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办公楼前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方大炭素儿女仰望着高扬的旗帜,坚毅的眼神里传达着对祖国和企业的热爱:“我们一定要以产业报国的高度责任感,打造中国炭素航母”。这不是简单的升旗仪式,它亮出的是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表现的是一个企业迈向新目标的豪迈。
兰州海龙科技更名为“方大炭素”,不仅是厂名的变更,更标志着方大集团的炭素企业又向集约化经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之后,公司合并了方大集团所属的抚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然而,改制之初,辽宁方大集团面对的是质疑、祈盼,甚至是抵触等复杂的目光。董事局主席方威来了,他和广大员工亲切交谈,讲述他来兰炭的目的,讲述他心中那个伟大的梦想。他告诉员工们,我是来依靠大家打造炭素航母,建立炭素王国的。掷地有声、激情振奋的话语,感染和打动了已经有点心灰意冷的员工们。
此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员工洗浴中心建起来了,员工食堂建起来了。在宽敞卫生的洗浴中心享受着热水澡,吃着只花两元钱、香喷喷的“四菜一汤”,员工们的心开始转暖了。
方威主席向员工承诺的事也开始一一兑现。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正常领工资的员工,从改制第一个月开始,每个月都按时领到了自己那份工资;从当年11月起开始提高员工的工资,从平均每月不足900元提高到平均每月1300元。当时从加工厂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有一位员工的工资拿到了3500元,全厂一片哗然。这个消息对于好几个月没有正常领取工资的员工们来讲是多么的令人振奋呀!从改制第一个月开始,员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按时打入了员工的账户,员工的后顾之忧没有了;由原兰炭集团向员工借用的4000多万元集资款,一文不少、连本带息送还到员工的手中,员工悬了两年的心终于落地了。一件件实事感动了员工,员工们的心热起来了,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热情在萌动,激情在迸发。
改制的三年也是党和政府关心支持的三年,先后有全国人大常委闻世震,原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志明,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甘肃省副省长石军、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兰州市市长张津梁等数十位部、省、市、区领导来方大炭素公司参观、视察、指导工作,带来了各级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政策上的扶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使高速发展的企业又增加了一份催化剂,发展更加迅猛。
改制三年来,公司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体制灵活的优势,大胆创新,狠抓管理,在短时间内迅速扭转了内外交困,举步维艰的被动局面,当年就实现了扭亏增盈,企业重获新生。改制的三年时间,方大炭素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产经营工作突飞猛进,产量、利润、员工收入及企业资产成几倍数增长,企业一派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景象。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傲立于世界炭素企业之林,炭素航母初现端倪。
改制第一年,从改制前的资金极度短缺、主要原材料匮乏、生产停滞、产销量大幅度下降、生产经营濒于崩溃边缘到改制后当年四季度便一举扭亏为盈,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改制第二年,公司产量、销量、利润等指标大幅度攀升,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行业和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产量、利税、员工收入全部翻一番,生产经营彻底逃离了“死亡线”,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改制第三年,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集到十几亿资金,增扩公司装备实力水平,相当于又增加扩建了一个大规模的炭素工厂。
在转制后的短短三年内,企业迈了历史性的三大步,跨越了三个飞跃性的大台阶。将一个濒临倒闭的*ST海龙科技上市公司彻底扭转为目前雄居国内、亚洲第一,紧跟德国西格里炭素和美国优卡炭素公司之后,位居世界第三的炭素强企。并已成为甘肃省的纳税大户,正在为甘肃省的地方经济发展争做贡献。
从“死亡挣扎”到“生死裂变”,方大炭素为国企的顺利转制再次缔造了一个美丽的神话……
一组闪光的数字也许更能说明这一成就:
●2008年是改制三年中的最好时期,2008年产量80530吨,比
改制前的2006年提高246.14%;2008年产值140381万元,比改制前的2006年增长348.94%;2008年利润25672万元,比改制前的2006年增长2335.94%。2009年上半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上半年还是取得了赢利的好成绩。
●改制前的2006年实现利税1286万元,改制后的第一年就实现利税15892万元,比改制前增长了1235.76%,2008年更产生了一个飞跃,实现利税27845万元,比2006年增长2165.24%,是2006年的21.7倍,2009年上半年已上缴利税4045万元。企业从欠税大户一跃成为甘肃省纳税百强企业。
●员工工资从2006年的人均不足900元/月,增长到2007年人均1800元/月和2008年的人均2444元/月。员工生活发生着重大变化,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员工的情绪空前高涨。
●出口创汇取得骄人的成绩。2007年创汇1294万美元,2008年创汇4199万美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176.53%和572.85%。
●经过三年的时间,公司呈现出骄人的发展势头,企业资产取得巨大增长,2009年公司资产达到46亿元,比改制前2006年的15亿元增长了3倍多。
公司“有利于政府、有利于企业、有利于员工”的治企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科技创新篇:扬帆起航
成就缘于创新,创新缘于科技。由于方大炭素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科学发展之路,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迅速得到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带来了加速度。
方大炭素一班人对国内外的市场进行科学调研,反复研究后认为,一个企业,光凭“大”不足以在激烈的市场中有长久的发展,“大”是企业发展的过程,“强”才是企业发展的目的。必须建立以“强”为核心的价值观。在这种认识下,提出必须转变产品结构,企业的产品向高端即生产超高功率、大规格石墨电极和长寿高炉炭砖转变,形成两大拳头产品,以优质的产品保证企业的强大竞争力,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产品保证企业的发展。
之后,企业投入1.5亿元完成了从日本引进的全国唯一的新压型项目的建设生产,该项目的投产进一步提高公司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市场竞争力,年生产能力将突破10万吨。投资6400多万元对石墨化三组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同时从日、英、美等国购进全球最好的针状焦用于生产。
方大炭素公司利用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优势,不断填补我国炭素产品的空白点,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先后融资12亿,自筹3个亿用于企业技术改造。一次焙烧、二次焙烧、炭砖生产线、石墨化炉、高压浸渍、新振动成型等6大技改项目,今年全部竣工,届时方大炭素公司将形成年产炭素制品总产量20万吨,石墨电极产量14万吨,炭砖4万吨,炭素新材料0.5万吨,其它炭素制品1.5万吨的规模;成为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14 亿元的炭素巨人,形成“超大高”电极、“新全精”炭块和“高精尖”新材料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稳稳占据全球炭素企业三甲行列,炭素航母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公司还果断决策,高薪聘请了全世界最优秀的日本炭素专家负责全公司总工艺,对公司炭素工艺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从2007年至今连续的攻关,不断的总结经验,方大炭素的∮500--700高端产品大规格石墨电极的成品率达大步提高,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了方大炭素两大拳头产品之一。
方大炭素公司积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用多条脚走路。在稳固保证电极传统产业的同时,公司科研开发不停步,大力发展炭素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优先发展炭素新材料,重点发展炭砖。2008年高炉用超微孔炭砖研制项目喜获成功,此项目在当年分别获得国家、
省、市科技进步奖,公司在炭砖市场上又迈出了稳健扎实的一步。目前,高耐蚀长寿炭砖、高导热超微孔炭砖等科研项目正在研发之中,成功后又将成为方大炭素占领高端市场的拳头产品。另外,核电堆内构件的研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的发展触角又伸向了高端的核电领域,使公司又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的腾飞又插上一只翅膀。目前,一项重大科研基础性项目——国家级炭素检测实验中心正在建设之中。
随着方大炭素公司的迅速壮大发展,其在全世界炭素行业中知名度越来越高,许多外商纷至沓来,德国的亨施克公司、美国的FEDMET公司、日本的协同工贸、俄罗斯的TSM公司等近三十家国外企业和经销营主动寻求贸易合作和产品购销,产品销往欧洲、亚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甚至将销售的触角伸到了遥远的非洲大陆。
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持续不断的设备更新,凸现了方大炭素的创新优势,公司自转制后连续三年以 %的速度增长。据中国炭素行业协会统计结果显示,方大炭素的利润占整个国内炭素行业的45.74%,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炭素航母。
如今,方大炭素基于四十多年炭素制品的研发、生产、经营历史,建立和健全了与炭素制品研发与生产特点相适宜的研发、生产、质量、设备、安全环保等管理体系。已经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公司整体工艺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2008年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允许生产高温气冷堆堆对内构件的厂家,从此打破了核反应堆内构件由国外一统天下的格局,为祖国的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节能减排篇:环境优先
方大炭素是一个高耗能企业。推行清洁能源,淘汰落后工艺,走节能降耗新路成了这个改制后的“新企业”绕不过去的坎。
“以前,在厂里你一擦脸,纸都是黑的,现在你看,多干净”,方大炭素公司一位副总经理一边在自己脸上比划着,一边说,“污染主要来自粉尘和烟气,现在把它们收集起来,用来赚钱了。”
如今,节能减排已成为方大炭素提升竞争力的自觉方向。
在狠抓经济效益的同时,公司始终不忘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节能减排,美化环境方面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先后投入资金1.068亿元用于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完成了老压型、新压型通风系统、焙烧静电除尘系统等6项大的粉尘减排改造,全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解决了国企多年留下的老难题。还了海石湾一方蓝天,一块净土。
公司对厂区内路灯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自整流汞灯改成了节能灯具,年节约用电16.32万千瓦时;充分利用压型厂四台回转窑产生的余热,即节约了原煤,又大大减少了因燃煤产生的污染排放。
三年来,方大炭素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继续做优做强大规格、超高功率的石墨电极和高炉炭块,发挥公司的装备优势和规模优势;同时瞄准以特种石墨材料、炭炭复合材料和核石墨为主的炭素新材料开发和研制,形成优先发展炭素新材料,重点发展炭砖,稳定发展石墨电极的整体发展思路,走出了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产业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了好的效益,还要有好的生活环境。
改制之初,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就提出来了要把方大炭素公司建设成为一座花园式的工厂。三年来,公司在美化、亮化、绿化工厂方面写下了大手笔,共计投入近三千万元用于整治企业环境。所有厂房粉刷一新,厂内马路全部翻新重铺,所有道路架设节能路灯,无用的建筑全部拆除,留出空地用于绿化。所有空地种草种树,黄土不露天。改制前企业的绿化面积只有15万平方米,改制后的绿化面积达到21.57万平方米,增加了6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为此,公司荣获了2008年度兰州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荣誉。
企业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组织原兰炭老职工参观厂区时,许多老职工惊叹:不认识路了!
社会责任篇:奉献爱心
方大炭素公司在自身获得发展,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向社会积极奉献爱心。
三年来,方大炭素先后向驻地的兰州市第七十中学和红古区海石湾第三小学捐款40万元,介于兰炭集团的破产前的困难形势,公司拿出近2000万元承担了两年属于社会职能的职工家属区的冬季供暖。2008年冬天,为了不让孩子受冻,又为这两所学校拨专款供暖。
为了帮助甘肃省内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方大炭素每年出资100万元与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兰州市慈善总会于2008年1月份共同合作成立了“方威基金会?兰大二院宁养院”,免费向贫困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心理辅导、护理指导的临终关怀,成为了甘肃省内贫困晚期癌症患者首选的慈善机构,目前已收治300多名甘肃省内贫困晚期癌症患者。
去年5月,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党委积极组织全体员工向地震灾区捐款,先后累积捐款800万元,组织党员交纳特殊党费38787元。同时参与组建了一支以党员为主的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救灾任务。按照集团党委、行政的指示,联系协调了方大集团在陇南地区援建10所希望小学工作,目前10所学校已经全部竣工。并组织开展了向地震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共捐款2713元捐助衣物、棉衣被褥4586件。企业的善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在企业内部,方大炭素的员工最津津乐道的是:作为民营企业,他将所属企业的300多名干部、党员、优秀员工送入中央党校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这在政府机关和其他民企是很难企及的;作为民营企业,发给员工的福利比国企还要好;作为民营企业,职工食堂普通工人的工作餐是“四菜一汤”标准,且只收2元钱;作为民营企业,员工工资每迟发一天,总经理就地免职;作为民营企业,面对声势浩大的金融危机,董事局方威主席果断决定不裁员、不放假,全集团公司上下都以从容不迫的积极心态面对金融危机……
方大炭素公司把培养员工爱厂如家,不断调动员工积极性作为发展企业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在关心员工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如,除工资外,每月还要补贴300元的菜篮子钱;每逢传统节日都要发放福利品;每月给员工60岁以上父母(包括原兰炭老职工)每人发放100元生活补助,惠及1300多名离退休老职工和老年人;每年为员工上高中的子女报销学费;为员工补贴80%取暖费;家属区澡堂免费向员工家属开放……同时,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三年中先后救助困难员工92人,发放救助金10万多元,慰问补助员工5.2万多元。一系列的温暖之举,深深温暖了员工的心,感染了员工的情绪,让员工感受到了方大炭素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员工爱厂之心油然而生,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十分高涨。
节能减排篇:环境优先
方大炭素是一个高耗能企业。推行清洁能源,淘汰落后工艺,走节能降耗新路成了这个改制后的“新企业”绕不过去的坎。
“以前,在厂里你一擦脸,纸都是黑的,现在你看,多干净”,方大炭素公司一位副总经理一边在自己脸上比划着,一边说,“污染主要来自粉尘和烟气,现在把它们收集起来,用来赚钱了。”
如今,节能减排已成为方大炭素提升竞争力的自觉方向。
在狠抓经济效益的同时,公司始终不忘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节能减排,美化环境方面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先后投入资金1.068亿元用于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完成了老压型、新压型通风系统、焙烧静电除尘系统等6项大的粉尘减排改造,全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解决了国企多年留下的老难题。还了海石湾一方蓝天,一块净土。
公司对厂区内路灯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自整流汞灯改成了节能灯具,年节约用电16.32万千瓦时;充分利用压型厂四台回转窑产生的余热,即节约了原煤,又大大减少了因燃煤产生的污染排放。
三年来,方大炭素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继续做优做强大规格、超高功率的石墨电极和高炉炭块,发挥公司的装备优势和规模优势;同时瞄准以特种石墨材料、炭炭复合材料和核石墨为主的炭素新材料开发和研制,形成优先发展炭素新材料,重点发展炭砖,稳定发展石墨电极的整体发展思路,走出了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产业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了好的效益,还要有好的生活环境。
改制之初,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就提出来了要把方大炭素公司建设成为一座花园式的工厂。三年来,公司在美化、亮化、绿化工厂方面写下了大手笔,共计投入近三千万元用于整治企业环境。所有厂房粉刷一新,厂内马路全部翻新重铺,所有道路架设节能路灯,无用的建筑全部拆除,留出空地用于绿化。所有空地种草种树,黄土不露天。改制前企业的绿化面积只有15万平方米,改制后的绿化面积达到21.57万平方米,增加了6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为此,公司荣获了2008年度兰州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荣誉。
企业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组织原兰炭老职工参观厂区时,许多老职工惊叹:不认识路了!
社会责任篇:奉献爱心
方大炭素公司在自身获得发展,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向社会积极奉献爱心。
三年来,方大炭素先后向驻地的兰州市第七十中学和红古区海石湾第三小学捐款40万元,介于兰炭集团的破产前的困难形势,公司拿出近2000万元承担了两年属于社会职能的职工家属区的冬季供暖。2008年冬天,为了不让孩子受冻,又为这两所学校拨专款供暖。
为了帮助甘肃省内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方大炭素每年出资100万元与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兰州市慈善总会于2008年1月份共同合作成立了“方威基金会?兰大二院宁养院”,免费向贫困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心理辅导、护理指导的临终关怀,成为了甘肃省内贫困晚期癌症患者首选的慈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