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纷争未休之时,准备金率上调这招突然祭出,货币工具的选择凸显出当前中国宏观政策的两难取向。
外围流动性泛滥征兆逐渐显现,国内方面,CPI、信贷和新增外汇占款这一系列核心指标纷纷引发高位担忧。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昨日建议,CPI 3%的调控目标可以放宽到4%。
物价调控权衡
在昨日中国社科院举行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年秋季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上,陈佳贵指出,当前需要密切关注推动物价上升的长短期和国内外因素,管理好通胀预期,但价格调控的目标不宜定得太低。
他表示,可以考虑将调控目标上调至4%左右。
这只是众多业内观点中的一种。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央行统计司宏观经济分析处闫先东指出,从国际来看,一般国家的通胀目标设定为2%,为政策调控留出空间。我国物价与GDP走势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目前我国设定的3%的通胀目标,比较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会有太多的成本。
《报告》预测,2010年和2011年CPI将呈现斜“N”形走势。即CPI将在今年三季度达到顶点后,在四季度开始逐步回落,回落将持续到2011年的上半年,然后从明年三季度开始上升。
《报告》所预计的与目前的“保3”目标吻合,即2010年CPI上涨3%,2011年涨幅与2010年大致持平,为3.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流动性十分充裕,这对物价长期走势带来压力,虽然从目前来看,压力并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货币工具抉择
今年以来相关银行机构第四次上调其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压力增加是主要原因。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已经被要求将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
“近期外部流动性压力的增加,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重要原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从8月份外汇占款的激增可以判断,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外部流动性压力正在增加,而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将带来基础货币的投放,最终推高国内流动性。
8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430亿元,创出近4个月来新高。
今年以来,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分别于1月18日、2月25日和5月10日分三次上调,上调幅度共计150个基点。
业内普遍认为,一季度银行贷款量的激增是前两次准备金率上调的主要原因。
9月信贷数据公布在即,尽管该数据或达6500亿~7000亿元远超预期的说法未得到权威回应,但据报道,9月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2000多亿元,9家股份制银行新增贷款1020亿元,其中招商银行新增230亿元、民生银行新增380亿元。
根据历史数据,四大行的新增贷款量占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量总额一直维持在40%以上,如果按此计算,9月份的新增贷款规模有可能在5000亿元规模以上。
但按照监管层全年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及3:3:2:2的季度投放节奏,根据7、8月份数据计算,9月份隐含的贷款额度仅有4220亿元。如果此时再不刹车,全年新增贷款总额很可能“超额”。
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前一个月,4月当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达2863亿元,成为今年迄今为止最高。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本次差别化上调准备金率可能是决策层针对即将公布的9月份经济数据冲高预期所做出的应急反应,而非政策转向收紧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