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11年泉城环保世纪行重新集结出发,媒体团首站探访的是山钢集团济钢的节能减排项目。低碳经济将引领新时期钢铁产业的绿色发展,济钢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决胜“十二五”探索一条“绿色钢铁”之路。
勇当低碳经济领头雁
“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环境友好企业”、“首批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从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企业到城市型钢厂、低碳经济,济钢引领了钢铁企业融入城市发展的发展轨迹,取得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多个“第一”。
今年3月3日,全国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会在上海举行,济钢与宝钢、沙钢成为首批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济钢自2008年8月起,开始建设能源管理体系,从铁素流、能源流和信息流三个方面对能源因素进行深入辨识,全方位开展能效对标,查找能源管理‘短板’,制定能源管理方案,优化能源结构,外供富余能源,构建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能源管理绩效。”代表济钢领取认证证书的副总经理薄涛告诉记者。
“十一五”期间,济钢在经受金融危机冲击,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投入23亿元,建成了烧结机脱硫设施、综合污水处理设施、酚氰污水处理设施、燃气蒸汽联合发电等100多项污染治理、节能减排项目,共减排二氧化硫近1.5万吨、COD近2000吨、烟粉尘8000余吨,同时利用余热余能发电节约标煤293万吨。
向精细化能源管理要效益
不久前,济钢新上的400平方米烧结机项目正式投产,而在几个月前,由于这个项目的调速系统没采用变频技术,并没有通过集团内部的能源技术评估。
“能源技术评估结束,我们立刻进行了整改,改造后的装置节电率达15%以上,现在我们正在对所有设备项目进行事先能源评价,对不符合能源技术要求标准的项目坚决杜绝。”能源环保部副科长陈飚说。
能源环保部是济钢2010年8月新组建的部门,除了对所有新上项目进行源头把关,该部门还对生产、加工等不同工序进行能源管理。在济钢的能源管控中心,通过水、电、煤、气四大平台,对生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实施能源的平衡预测。“例如说某一个用户在突然停电的情况下,通过煤气管网把原来用户使用的煤气调整到别的用户,可以减少浪费。”能源动力厂综合部副部长吴洪亮说。
通过细化煤气分配机制,能源环保部大幅度调整煤气结构,优化升级燃气发电运行模式,今年3月底,成功增开一台燃气发电机、一台汽轮发电机,结束了燃气发电13台发电机不能同时运行的历史。今年3月份,济钢分布式发电3.09亿千瓦时,日最高发电量1148万千瓦时,实现了历史新突破。今年上半年,济钢发电系统发电总量17.8亿千瓦时,完成年计划的53.9%,同比提高22.8%,生产用电自给率完成56.1%,相当于全年创造经济效益1亿元。
通过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和建立节能工作机制,济钢的能耗水平持续下降,同比降低5%,利用余热发电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60万吨。能源环保部部长李健民表示:“经过能源评估,我们还有深挖100万吨标煤的潜能。”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企业不彻底消灭污染,污染就可能使企业消亡。济钢成立节能减排指挥部,旨在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争取1年完成需要一个5年规划完成的任务。”济钢总经理蔡漳平坚定地说。
今年初,济钢成立了节能减排指挥部,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制定推进方案,组织项目论证,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实施年节能综合效益5亿元以上的综合节能措施。该措施通过广泛讨论。并向主要生产单位征集建议,初步筛选确定了第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包括电力系统、煤气系统、热电中心、余热余能利用、节水、生产工艺节能、管理增收节支等七大类27个节能项目,以及环保项目7个,预计总投资约5亿元,预计收益约6亿元。
“这些创新措施的实施,将彻底治理济钢污染源,对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济钢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走上科学和谐、低碳发展的光明之路。”李健民说。
济钢还积极输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技术。目前,其干法熄焦技术输出到多家钢铁企业,烧结机余热发电技术成功进入鞍钢集团等国内钢企第一梯队。
据了解,根据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今年3月15日,济钢炼铁厂6号350立方米高炉开始休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今年底前济钢还要全部关停6座350立方米高炉、淘汰落后产能280多万吨铁。
“针对济南市生活用热、污水处理、城市代谢物污染等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与市里有关部门配合,研究建设济南市东部地区‘热电联产、水处理、可燃城市代谢物消纳’三个中心的方案,积极打造与城市和谐共生、友好共存的绿色钢厂。”董事长毕志超在有关会议上提出了济钢发展低碳经济的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