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石化、钢铁行业企业普遍亏损,全年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当前,企业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包括财务费用超常增长,上游原材料成本维持高位以及产能结构性过剩。对此,政府应以从三个方面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一是减少企业承担的不合理成本;二是探索主要原材料价格形成机制;三是严控落后产能和同质化产能,引导地方政府有序投资。
2012年企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
2011年下半年以来,石化行业企业经营效益下滑程度大大超出预期,今年一季度更是逐月恶化。2012年一季度,钢铁行业企业亏损面超过40%,主业全行业亏损;企业规模越大,经营越困难;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国有钢铁企业面临困难尤为突出。
通过一组数据,读者能够更切实体会到当前石化、钢铁企业经营困难的程度。财政部资料显示:全国国有石化和钢铁企业2012年一季度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6.5%和122.5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一季度累计亏损15.63亿元。上市公司的季报显示:一季度,中石油的石化业务亏损4.13亿元,中石化的石化业务利润同比下降85.94%。
基于对房地产、汽车、纺织和服装、造船、铁路、装备制造业等主要下游行业的经济形势分析,作者认为:石化和钢铁行业的产量全年仍会有小幅增长,但总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
企业经营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1。财务费用超常增长。据财政部数据,今年3月份,国有石化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10%,销售利润率为3.21%,销售费用同比上涨14.9%,管理费用同比降低6.11%,但财务费用同比却大幅上涨34.69%。国有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3%,销售利润率为-0.59%,销售费用同比上涨6.49%,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98%,财务费用却同比大幅上涨22.89%。财务费用超常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
一是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目前的融资成本高达20%—30%,银行贷款中的现汇只有30%—40%,其余都以承兑汇票支付,贴现利息达到10%以上。民营钢铁企业融资更贵更难,融资成本、贴现利息甚至超过30%。石化行业企业的下游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银行贷款的支付方式多为承兑汇票。承兑汇票经中小企业层层上传,大大增加了石化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二是基金等费用负担较重。除多年延续下来的一些基金费用外,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企业需要交纳的费用又多了几项,例如港口建设费、可再生能源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
2。下游需求不旺,但上游主要原材料成本维持高位。2011年以来,石化、钢铁企业产品价格下降,本应带来上游原材料需求和价格双下降。但是由于石化和钢铁产业规模大、市场容量大、产业集中度低,实际上并没有对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企业产生根本性影响,石油、对二甲苯、铁矿石和炼焦煤等主要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价格依然高位运行。
钢铁行业则是高端产能过剩、低端产能扩张。一方面,在钢铁产业政策和立项审批的限制下,国有钢铁企业新增产能主要分布在以板材为主的高端领域,并且加快淘汰了低端长材产品产能。板材产品的消费领域主要是汽车、造船、铁路等行业。2011年以来,这些行业需求大幅下降,形成高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投资导向政策驱动下,民营钢铁企业大量进入以长材为主的中、低端领域,这些产品通用性强,需求大。
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的三个建议
1。多策并举,减少企业承担的不合理成本。一是规范银行贷款秩序和监管银行资金体外套利。目前银行贷款过程中存在的汇票过量、贴现期延长、存贷挂钩、银行资金通过理财信托等形式流向民间开展套利等问题,需要规范贷款秩序,避免出现类似“三角债”的危机。同时,应加强监管银行资金流向,防范银行资金体外套利产生金融风险。二是对已经开始向企业征收的各项费用进行认真清理,取消不必要、不合理收费。
2。探索主要原材料价格形成机制,规范铁矿石进口市场,提高国内铁矿石资源利用效率。发挥市场发现价格的基本功能,建立石油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对铁矿石和煤炭等能源和资源性商品以现代化交易方式为研发方向、以现货交易平台建设(例如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和煤炭现货交易平台)为突破口,降低交易费用。
规范国际铁矿石进口市场,增加实体企业铁矿石进口权比重;增加国内铁矿山开发、升级的资金投入,坚持长期推动铁矿山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国内资源利用效率。
3。严控落后产能和同质化产能,引导地方政府有序投资。纠正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的盲目扩产、盲目投资行为,严控落后产能和同质化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对技术进步、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发挥示范作用的重点项目,引导地方政府出台税费、土地、人才等优惠政策有序投资先进生产力,打破企业性质界限和地区界限,既要促进企业向高端领域升级,也要支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度发展中低端产品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