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和防城港两个重大钢铁布局项目获得批复,标志着我国钢铁战略布局调整行将完成,也标志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在有序实施。”5月29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在上海回应了业内外对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和广西防城港钢铁项目获批的质疑。
骆铁军是在出席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钢材国际研讨会环节作上述表示的。他表示,国家批复湛江和防城港两个重大项目,是中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关键一步,也是最后一步棋,实际上对于产能过剩地区的盲目扩能是种制约,从全球一体化的格局来看,这两个项目可以涵盖东南亚地区,对于亚洲的发展非常有利。
骆铁军认为,需求增长放缓与产能快速释放的矛盾正在困扰着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和运行。今年1月~4月份,我国生产粗钢2.34亿吨,同比增长1.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长水平。但4月份,我国粗钢日产水平已达到201.9万吨,相当于年产7.4亿吨的水平。与此同时,钢材价格却持续低迷,前一周(5月份第4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至118.8点,只比1994年增长18.8%,而同期钢铁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能源、运输、资金、人力等要素成本高企,涨幅早已数倍于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差异化,还是低成本战略,都力不从心了,钢铁行业已经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
骆铁军表示,作为“从动性”行业,钢铁的需求是由经济发展速度决定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的目标,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央审时度势,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的决心和对我国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已发生了四大变化:一是人口结构拐点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二是二元经济中要素转移带来的增长空间缩小;三是模仿阶段的快速追赶将过渡到自主创新阶段,且难度和所需资金将远远大于模仿阶段,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的阶段已经结束;四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大大增加财政支出,减缓增长速度。“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经济长达10年之久的两位数的高增长期已经结束。”
骆铁军指出,钢铁行业当前微利的情况还将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我国钢铁工业高利润的阶段已经结束,靠量取胜的阶段也已终结。从有利的方面看,当前的市场对钢铁行业形成了倒逼机制,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创造了有利的时间窗口。也唯有如此,整个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才有可能,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才有动力、进行兼并重组才有意愿,地方和企业才能打消继续扩张的冲动。
据骆铁军透露,从宏观调控政策来看,目前基本上不会再出台“普惠式”的救济政策,也尽量不出台过度的限制政策,更多地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继续完善、推进以质量、环保、节能为主的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