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棉花等大宗商品集中压港现象目前未见明显缓解,反映经济下行压力仍大。迫于去库存压力,7月后港口吸纳新的煤炭动力不足,加上天气因素影响,港口煤炭库存压力下降,但这并不代表煤炭生产销售情况出现好转,煤炭产业链的“去库存化”进程仍“任重而道远”。
业内人士称,煤炭、铁矿石此前被称为“黑金”,走出“黄金十年”行情,今年出现的惊天逆转可能不仅是经济下行背景下需求疲弱的原因,更可能意味着在经济转型中,其市场话语权将愈来愈弱。
铁矿石棉花堆积如山
消化库存压力难言乐观
青岛港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之一。8月12日中午,青岛港前湾港区,铁矿石码头的方向,不时传来货轮悠长的汽笛声。从货轮上卸下的褐色、灰色铁矿粉,通过运输带传送到堆场后,被平整成一座座小山,等候运往各地钢厂。
但今年铁矿石“等候”的时间有些漫长。一位刚刚走出堆场的工人,指着100多米外的褐色铁矿石堆说:“有的铁矿石在港区存放一个月就运走,有的能放上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堆放需要成本,如果超过免费堆存期,一吨铁矿石堆放一天的费用是一毛钱。
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亚历山大”号轮船正在缓缓靠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船装有17.6万吨铁矿石,而这个20万吨级的铁矿石码头几乎每天都要停靠两艘货船,即进口铁矿石为35万吨。青岛港前港公司码头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有两条船靠岸,一直持续不断。
青岛港在一份说明材料中表示,截至5月31日,青岛港铁矿石港存量为1571万吨,处于正常水平,不存在积压现象。事实上,1571万吨存量并非小数目。青岛港铁矿石库存量的历史最高值出现在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由于各大钢厂纷纷减产,铁矿石库存量达到1690万吨。“那个时候,为了腾地方堆放铁矿石,把一栋三层办公楼给拆了。”青岛港相关人士说。
据相关行业的铁矿石港口库存统计显示,截至8月24日,全国30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9895万吨,较前一周增加83万吨,连续两周上升,总库存创下23周来的新高。与去年同期(2011年8月26日)相比,总库存增加374万吨。短期预计港口库存仍然以增加为主。
由于进口量增加,市场需求减少,去年10月以来,我国铁矿石港口库存量始终处于高位,而价格也出现下滑。在铁矿石市场,110美元/吨的价格曾被视为牢不可破的底线,但63.5%印度粉矿期货27日的报价已跌至106-108美元/吨。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与几位铁矿石贸易商的交流过程中,“套牢”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以往铁矿石价格每年都几轮波动,公司才能通过贸易做波段、赚差价。但今年价格一直很低迷,缺乏上涨动力,都不敢囤货,怕被套牢。”一家铁矿石贸易公司老板称,过去各地钢厂求他帮忙进口铁矿石的场景,在今年已经不见踪影。从今年2月起,钢厂订单减少,过去忙的时候每天要处理三单合同,现在经常一周也没有一单合同。即使他亲自登门拜访也不管用,特别是一些小钢厂,不是检修就是已经停产。
被“套牢”的还有棉花贸易商。在青岛的黄岛口岸——中国最大的棉花进口口岸,正呈现“棉满为患”的状态。今年的进口棉已经“爆仓”,但棉商还在源源不断地囤积进口棉。
青岛金宇物流有限公司是青岛保税港区一家较大的棉花物流企业,目前进口棉库存量已达到该公司4万吨的满负荷状态。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往年的棉花库存状况从未出现像今年爆满的情况,以前库存达到七成已算高位。被压缩成长方体的皮棉,堆满了近20米高的仓库,棉花到港的时间,最早的竟然是2011年1月。
而上述企业的情况也并非个案,目前青岛保税区100多个棉花物流仓库全部爆满,棉花堆积如山。由于棉花开发商误判形势,在年前棉价低谷时“抄底”,大量囤积棉花以图大赚一笔,但经济形势不佳、配额限制以及棉价持续低迷,导致棉花进口商亏损严重。
某棉花贸易商称,以往贸易商手中积压上万吨的货就算多,而现在积压几万、甚至十万吨货的贸易商已经不在少数。按照现在的行情,积压一吨棉花,贸易商至少亏损3000元,如果积压十万吨,就要亏损数亿元。
不少仓库的存储费也从以往的0.7元/吨左右上涨到2元/吨,但仍难阻挡不断增加的棉花入库单。由于青岛保税区仓库爆满,很多经销商将目光投向周边的潍坊、高密等地的仓库。
“订单基本都是去年已经谈好的,很多棉纺企业普遍认为今年进口棉花价格很低,因此纷纷抄底,加大棉花的进口量。”山东某棉纺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与目前18200元/吨左右的国产棉花相比,进口棉花的到岸价格大约是14000元/吨,每吨大约有4000多元的价差,而最高时“价格倒挂”达5000元/吨。但由于现在实行配额制度,进口棉花即使压港,企业也无法购入棉花。
青岛保税区内有100多家棉花经销商,多数处于观望阶段,期待增发配额,或者等到9月东南亚国家缺棉花时再出售。而基于目前纺织行业遭遇高库存问题,棉花经销商在短期内消化库存的压力难言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