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互联网消息,曾经的朝阳产业如今被嘲讽为夕阳产业,在新能源一路高歌猛进的扩张下,传统煤炭行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环保压力的挑战,渐渐失去竞争的光环。
它曾被称为“暴利行业”。在A股上市公司中,煤炭价格板块的毛利率常年维持在30%-40%,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即使是煤市初见下滑的2011年,煤炭公司29.3%的毛利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毛利率11个百分点。
“暴利时代”激发了扩张冲动。“十一五”期间,国内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5倍,煤炭领域吸引了17个非煤行业进行投资。
投资热情像一杯毒酒,让盲目趋利的人饮鸩止渴。闷头苦干的煤炭人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数个煤炭基地正在迅速崛起。根据国家地矿部数据,现在登记的煤矿产能是40亿吨,但煤炭需求只有30亿吨。另据国统局数据,在建煤矿规模还有17亿吨产能。
“限产保价”是煤炭企业唯一能够扭转行业命运的手段,但煤炭企业下放到地方管理的今天,大家早已习惯了各自为战,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恶性竞争就更频繁。“我们都希望别人减产,而自己增产,由此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中煤集团副总经理彭毅说。
保价格,还是保市场?一些困难企业毅然选择了后者。这些企业煤炭资源差,开采和安全成本较高,而且职工包袱沉重,“养家糊口”成了首要目标,只有存活下来,才能等到新的机遇。
从“暴利十年”过渡到“微利时代”,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经历了1998年、2008年两轮金融危机的煤炭企业,再次把重生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调控上。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订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并轨制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煤炭行业正在加快市场化进程,市场将取代政府对行业进行深刻的洗牌。
此10年非彼10年。无论企业处在行业发展的哪一类梯队,在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叠加效应下,煤炭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也在劫难逃。
下一个10年,煤炭的出路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