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回流渠道拓宽、离在岸利差水平缩小、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进一步提速……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迎来周岁,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本确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大大加速。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人民币支付在过去两年中实现了两倍的增长,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金融机构已采用人民币作为同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经贸往来的支付货币。8月份,人民币在全球主要支付货币中排名第七位。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一行三会”共推出51条创新举措,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5个方面形成了“一线放开、二线严格管理的宏观审慎”的金融制度框架和监管模式。
以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为例,今年1-8月,上海自贸区人民币境外借款发生174.3亿元。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戌源告诉记者:“境外融资的综合成本比国内的基准利率低100多个基点。仅利息开支一项,每年可以节省约1.8亿元。”
在让企业省下真金白银的同时,人民币在岸和离岸的贷款利差也逐步缩小,有效推动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步伐。
随着人民币在境外受欢迎程度的提高,境外人民币存量规模已达2万亿元左右,并在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地初步形成规模较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另一方面,目前包括香港在内的境外市场,人民币贷款利率不断上涨,已达到4.5%左右,而自贸区正式挂牌前,这一利率水平仅在3%左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微博)称,上海自贸区挂牌后,人民币回流速度加快且人民币使用渠道增加,导致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利率逐步靠拢。在此过程中,上海自贸区充分发挥了资金枢纽的作用,对自贸区资金流向及流量进行有效控制与调节,促进区内与区外利率体制融合。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回归到最基本问题就是人民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开放和进一步便利化。”汇丰中国工商金融服务部总经理赵民忠说,跨境人民币业务在自贸区金融创新中扮演着先行先试者的角色,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
9月18日,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正式挂牌,短短四个交易日,黄金“国际板”共成交1833公斤、4.5亿元人民币,国内外27家会员参与了交易。
“这实际上实现了黄金项下的人民币可兑换。未来随着原油期货等国际交易平台在自贸区进一步开放,大量境内外贸易在区内进行,并且以人民币定价,有助于促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等功能发挥。”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许罗德说。
不得不提的是,上海自贸区分账管理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中国资本项下开放及未来金融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
上海清算所日前透露,拟在自贸账户体系下,按照有限渗透原则推动跨境人民币资金投资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动境内人民币参与国际债券市场、与境外托管机构等相关平台合作等;上海清算所还将研发人民币计价的场外航运及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面向区内及境外投资者。
上海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目前除了10家中资银行已经接入自由贸易账户信息监测管理体系,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也在抓紧测试,汇丰、花旗等外资银行也在做接入准备。按照先本币后外币原则,在分账核算业务细则发布后6个月,将择机启动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