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拉闸限电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发改委和工信部都下达了通知,要求制止地方政府限电做法。虽然个别地方(比如河北安平)太过严重的行为被停止,但在全国范围内这个通知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与这一纸禁令相比,当然是政绩和头上的乌纱帽更要紧。各地大停电还是无日无之。
这场停电减排运动真的能实现目标吗?数据统计上算是实现了。反正第四季度的耗电量是大幅下降了,再跟前三个季度一平均,单位产值的能耗肯定降了不少。只是企业不会因为停电就停止生产,老百姓更不会因为停电就不过日子。他们必定会想其他办法来减少损失和缓解不便。包括柴油发电在内的所有替代方法肯定成本更高且(比电网供电)耗能更多。我们只看到这样一个荒谬的景象:真实用电量并没有减多少(没算在电网的统计数字罢了),经济运行成本却大幅上升,企业绩效和民众生活大受损害;地方官员们倒是完成了指标任务可以高枕无忧了。至于这场闹剧之后究竟向大气中多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只有天知道。
经济学家们的严谨分析早就给我们指出:如果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是必须实现的目标的话,排放权交易是效率最高损害最小的办法,征收能源税的效果就差得多,而使用行政命令手段强制减排和突击减排肯定是最糟糕的——通常都只会适得其反。今天的现实也验证了这一点。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只能在长时期中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市场自身的良性运转而不是政府的命令和高压。只盯住某一段时间局部地区耗电量,是急功近利一叶障目,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与节能减排的大方向背道而驰。不改变依靠短时运动和行政命令的错误思维和做法,就算熬得过今日,也免不了几年之后再次遭遇油荒和电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