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365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有少数几家企业的名称没有冠以“公司”而是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有45年历史,先后为“两弹一星”、“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材料及元器件的研究院,在2000年顺应科研体制改革的大潮,由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制为自谋生路的企业。
短短10年间,名称没变的西北有色院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年综合收入1.48亿元起步,以年均40%的增速突飞猛进,到2010年实现综合收入35亿元,增长了23倍;总资产48亿元,增长了20倍;申请及授权专利204项,增长10倍。
巨变因何而生?西北有色院以企业化转制为契机,抓住“企业化转制”和“科技成果转化”两大主题,通过“转制”与“转化”的互动,奏响了一部气势恢弘、精彩纷呈的交响曲。
转制谋变三方共赢
西北有色院通过国有资产控股或参股、职工参股、无形资产入股的股份制改造,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捆绑”在一起,构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发展格局。
世纪之交,国内所有科研院所都面临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难题。西北有色院也不例外,虽然是国家大型骨干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科技成果成百上千,但是,这些理应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却被束之高阁,研究院的发展非常缓慢。顺应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势成为西北有色院的唯一选择。于是,西北有色院成为了国家首批242家转制院所之一。如何转?时任西北有色院院长的周廉院士认为,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后,重点在“科技”而非“企业”,必须走以科技为龙头,科技与产业并举之路,建立集科研、中试和产业于一体的科技集团。
西北有色院党委书记张平祥教授介绍,“只有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捆绑’在一起,构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发展格局,才能有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院所转制的真正意义。”西北有色院将为国争光、为企业创效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国有资产控股或参股、职工参股、无形资产入股的股份制改造,使追求个人利益和有尊严的生活,成为名正言顺,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企业转制中,西北有色院巧妙地将贡献纳入到分配原则中,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引入资本、管理、技术、劳动等要素参与分配。他们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科技人员无形资产评估入股工作,聘请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按照“尊重历史贡献,分配向成果转化者倾斜”的原则,对全院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成果进行了科学、公平、公正、公开评估。与此同时,从两方面入手改进考核办法。一是对科研工作的考核,强调保障科研人员自主知识产权,出台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无形资产奖励分配实施办法》,明确职务发明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规定,在科研项目结题时制定出无形资产的预期分配方案,为将来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明晰了无形资产的归属关系,使研究人员的预期分配利润直接和项目挂钩,科技人员无形资产分配最高达到百万元。二是对产业化工作的考核,建立了“基本指标+辅助指标”的考核体系,创立了一个计算激励奖金的量化公式,起到了激励作用。
截至2010年,西北有色院已发展成为延揽宝鸡、西安、商洛三地七区,占地2000多亩的大型科技集团;建成了由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10多个研究中心组成的科技体系;共获得1100项科研成果奖,开发新产品10000多种;组建了以上市公司西部材料公司为代表的10多个控股、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稀有金属研发、生产基地。
三位一体突破瓶颈
西北有色院提出建设集科研、中试和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科技集团的战略构想,把中试置于与科研和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攻克这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瓶颈。
如何让成百上千的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是所有转制科研院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刚刚卸任西北有色院院长、现为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陕西省科技厅厅长的奚正平教授告诉记者,“科研院所承担的大量科研项目之所以没能产业化,重要瓶颈就是缺乏对科研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即‘中试’。为此,西北有色院提出了建设集科研、中试和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科技集团的战略构想,把中试置于与科研和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
然而,科技成果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3个阶段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有名无利、无名无利和有名有利”。这一形容很贴切,前后两个环节都有驱动力,前者可以发论文、评奖,后者可以获得收益,唯独“中试”不仅无名无利,还需要进行集成创新和资金投入,是企业和科技人员最不愿干的,但却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无法回避的环节。为了搞好“中试”这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西北有色院三管齐下:抽调科技人员从事“中试”,让从事“中试”实验的技工、技师和科技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把产业反哺科技的资金投入“中试”环节,组建了6个中试平台: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陕西省钛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超导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核反应堆堆芯用稀有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稀有金属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在这些中试平台中,成就卓著的是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成功孵化了10多个位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谈起这些中试成果,西北院人如数家珍:国内第二大钛锭、棒生产线,国内最大的难熔金属材料板、带生产线,国内先进钛无缝管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纤维及制品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世界第二大超导材料生产线,国内唯一通过壳牌公司认证的特种金属粉末及多孔材料生产线,国内最大的锂电池金属玻璃封件生产线,国内最大的特种金属阳极生产线等,这些生产线不仅使西北有色院由小生产升级为规模生产,而且还带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稀有金属材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入国内第一台真空自耗电弧炉和电子束冷床熔炼炉,探索了一整套全面完整的熔炼加工技术并在全国钛产业领域推广应用,使我国钛及钛合金加工能力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3%提高至20%。
如今,西北有色院的“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环环紧扣,相互支持,形成了联动机制,有效地突破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瓶颈,使其快速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紧俏商品。
三个结合做强做大
资本、资源、市场是制约科研机构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西北有色院推动科技和资本、资源、市场结合,有效发挥出科技的聚变潜能。
资本不足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然而,西北有色院因为通过企业化转制,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所以在资本市场上受到投资者青睐,不断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募集到资金。10年间西北有色院以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为基础,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依托,先后引入20多亿元资金,瞄准稀有金属、超导材料和钛材三大高科技优势领域转化成果,策划组建了10多个控股、4个参股公司。这些外来资金的投入确保了产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快速成长,西北有色院控股或参股的企业中有的已领跑行业:西部超导公司是国际上唯一的低温超导合金棒材及线材全流程生产企业,拥有世界第二大超导线材生产线;西部材料公司在国内外稀有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已独树一帜;西部钛业公司拥有完整的钛加工产业链,钛―钢复合板等钛产品的生产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科技仅仅与资本结合还不够!西北有色院10年间资产增长20倍,充分彰显了科技与资本结合的魅力。但是,实践证明,不能只有这一个结合。在制约科研机构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做大做强的因素中,资源和市场也不可小视。科技还应该和资源、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三个结合”都重视了才能真正发挥科技的聚变潜能。
在西北有色院的决策者们看来,资源之于技术创新就是本原。创新离开了资源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他们先后与一些资源性企业通过组建股份公司或者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在钼产业,西北有色院2008年以对稀有金属钼的优势研究技术和6000万元的资金,与商洛钼矿企业联合组建西部鑫兴钼业公司,又在2009年吸引外部资金3亿多元,形成了集钼业的采、选、冶和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在钛产业,西部有色院与遵义钛业、贵州安大等资源性企业形成资源共享,使其上、下游紧密连接,使钛产业迅速成长为年产值十几亿元的主导性产业。
科技如何与市场结合?西北有色院的做法就是围绕国家行业发展指南、瞄准市场急需,通过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西北有色院的科研人员经过市场调研发现,金属纤维及其制品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电子、航空等工业领域,全球市场多年为外国企业垄断,在中国市场上不仅贵而且交货不及时。为此,他们面对技术封锁,持续自主创新,开发出金属纤维及其制品,建成了全球第二大金属纤维及纤维毡生产线,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打破外国公司在全球的垄断局面,市场份额在国内达到50%,在国际达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