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改委就当前物价形势举办内部座谈会,会上谈到菜价高企使市民生活压力增加,但菜价太低则让农民利益受损,问题究竟出在哪?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国内流通成本太高,国内流通体制亟待改革。
“流通成本占50%-70%”
中科院研究员汪同三表示,中国流通业费用的几个数字让人震惊,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流通成本占50%-70%,成本太高。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预测部主任吴晓求表示,国内素来农产品生产价格都是“涨很难、跌很快”,农民是弱势群体,在中间商面前缺乏谈判能力,中间商通过渠道来牟利,最后通过层层加价到了餐桌上价格就高了很多。目前解决问题的措施就是要降低流通费用,他表示,目前在一些城市,已经有了农产品直接与超市对接的举措,但是因为庞大利益集团存在,现在规模还很小,难以推广开。
“运输能力40%空载状态”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举例称,商务部曾经就此问题在上海作过跟踪调查,最后发现,菜市场里工作的一对夫妇,半夜2点就要去批发市场,工作十分辛苦,但最后一个月赚的钱只相当于城市普通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而物流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跑运输的人也没有暴利。最后发现问题在于物流综合成本太高。
范剑平表示,目前中国的物流交通组织方式太落后,以中小企业为主,不像国外已经形成几家大的运输公司。这些大公司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调配车辆的运输情况,而在我国运输能力有40%是空载状态,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出去的时候是超载,回来是空载。中国的物流成本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2倍。
据了解,解决这一问题牵涉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和发改委等多个部门,但目前各部委还未就此问题出台综合治理举措,去年发改委曾要求收费公路给予运输农产品的车辆“绿色通道”。范剑平表示,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希望政府能借助稳定物价的契机,打破部门间协调问题,真正下决心把问题解决好,例如可以由政府来建立信息化平台提供给中小企业使用,减少企业设立信息化平台的成本,同时提高整体运力。
链接
发改委专家称CPI水平基本可控
昨日,在发改委内部座谈会上,专家还对今年的物价水平及调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今年CPI总水平基本可以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全年物价水平可能保持在4.5%左右。
今年3月国内CPI达到5.4%,创下32个月新高。与会专家认为,导致通胀由多种外部输入性通胀,以及应对金融危机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劳动者薪酬增加等多重因素构成。下半年物价形势,还面临外部输入性通胀因素等难以掌控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今年6月就会到期,届时美国是否会加息或者仍会出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比较难判断。
陈东琪认为,上半年物价水平可能比5%高一点,二季度考虑到翘尾因素,可能还会更高,下半年受到前期宏观调控影响逐渐显现,物价指数将会是收敛的,但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对于目前调控措施,他表示,政府仍有调控空间。只要经济增长能从高位减速,CPI也会减速,如果GDP保持在10%以下,CPI的水平大概会保持在3%-5%的水平。
建议设防通胀“蓄水池”
发改委宏观研究员科研部主任吴晓华表示,目前我国的通胀水平与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通胀水平相比还是较低的,之所以通胀在中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主要是因为通胀对中低阶层人民生活影响很大。
他认为,与其千方百计稳定物价总水平,不如保护中低阶层收入,并建议政府建立防止通胀的“蓄水池”。例如石油价格的上涨,目前国内对外依存度为50%以上,政府可以探索建立大宗商品输入的缓冲通道,不能让大企业集团借用国际输入通胀因素谋取利益。
国家信息中心的范剑平表示,成本驱动涨价是市场经济自动调节的方式,价格杠杆可以起到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如有企业不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消化成本压力,就会失去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