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稀土行业的产品价格极不稳定,涨幅凶猛,三天一报价的情况时有发生,以致色釉料企业无法向陶瓷生产企业报价,直接影响陶瓷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及销售。稀土主要用在哪里?它的涨价对行业有何影响?记者在三亚趁“2011年中国稀土市场研讨会”召开之际,专门采访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色釉料暨原辅材料分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刘爱林。
据刘爱林介绍,目前建筑陶瓷行业用量较大的稀土原料是氧化镨、氧化铈,前者主要是黄色料的基础原料,后者是闪光釉中所使用的稀土原料,另外陶瓷行业也少量使用钕、钇、镧等,但随着原料价格的不断上升,现在基本不用了。
无秩序疯涨让企业苦不堪言
谈到目前稀土价格的飞涨,刘爱林非常担忧,因为直接影响到色釉料企业的经营与诚信,他此次来三亚参加会议,就是希望增强与稀土行业的沟通,今后能有相对的报价,“哪怕是给个预期价,知道个目标涨幅,也可避免我们给客户的报价困扰”。他呼吁稀土行业的大企业带头将价格规范起来,站在振兴民族行业的高度来支持建陶行业的发展,加强相互间交流与协作。
近两年在国家严控稀土矿开采指标并限制稀土出口数量,同时加强了对稀土生产的环保监控,加上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对稀土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稀土产品价格出现上扬。尤其是2011年开年之后,稀土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给色釉料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在2009年以前,氧化镨作为锆系三原色之一的黄色,原料的价格一直在人民币8万元/吨,但在2011年,仅仅2-3个月的时间,价格猛升到近60万元/吨。氧化铈由2009年前的0.8万元/吨,更是猛升到近20万元/吨,价格上涨20多倍。不仅如此,今年色釉料原料其他原料的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如:氧化锑、氧化铬、氧化锆上涨1倍多,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镍、氧化钛、硼酸、硼砂乃至优质釉用高岭土,都有超过50%以上的涨幅。这对于陶瓷行业的成本上升造成了很大压力。特别是色釉料企业倍受困扰,原料每二三天涨一次,让我们不知道如何给客户报价,有时朝报夕改,使企业的信用度大受影响。”刘爱林无奈道。据了解,还有社会游资从事稀土的投机性炒作,囤积货源,限量惜售,哄抬物价,让色釉料行业苦不堪言。
稀土期货的出台“胎死腹中”
面对价格乱相,是否能通过出台稀土期货来规范,让色釉料企业有个相对稳定的经营期?
“我热烈希望稀土尽快出期货市场!”刘爱林对此回应道。他说,这对出口尤为重要,在对外贸易中,一般都有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价格稳定期,如果价格波动剧烈对双方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稀土期货的出台是不是离我们很近了呢?记者通过探访,发现这很难实现,并且它已“胎死腹中”。据行业知情人士介绍,早在前两年内蒙古就酝酿推出稀土的期货市场,方案也通过了省级审批,但最终“胎死腹中”。国际上也没有稀土期货,因为中国已经供应了世界90%以上的稀土,“据说最近江西在准备推,不过如果没有包钢稀土等大企业的参与,这个市场也形同虚设,活跃不起来。”该人士感叹道。
价格上涨是真实价值的回归
稀土价格的上涨对中国建筑陶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会有什么影响?对此,刘爱林表示影响不大。他分析道:据稀土专家及生产厂家透露,中国稀土不仅储量是世界第一,在开采、分离、提纯、工艺设备及技术水平上都是世界一流的。即使将来国外有稀土的生产及加工,他们的成本也会高于中国,所以我们不必太担心,只要稀土的生产价格供应稳定,就算价格远高于以前,但仍是真实成本价值的回归。当然,原材料价格传导到陶瓷行业也是必然,但中国仍然是世界稀土行业的主导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会影响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中国的一些陶瓷企业在贱卖国土,甚至用稀土做产品,贱卖出口”的说法,刘爱林坦白道:“的确存在这些现象。比如我们的渗花砖,抛光砖出口往往只卖出了原料成本价。我们广东独有的黑泥,江西的锂长石都是稀缺资源,也都被便宜地卖掉了。在稀土方面,也有些企业把靠牺牲资源环境使用超时劳动力而生产出的低成本色料釉料大量出口的现象。”他随即表示:目前协会也在呼吁并草拟建议国家限制有关原料的出口,并提出倡议,首先是行业协会的骨干企业做起,合理使用稀土珍惜资源,为健康发展中国的陶瓷行业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