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这是经历了4个月持续下滑后的首次止跌回升。不过,表面显示出的经济发展态势回稳,难掩各行业对未来通胀带来的原料涨价隐忧。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量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
尽管原材料库存的权重仅占10%,但它对于企业的日常生产安排至关重要。数据显示,8月份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8%,高于7月份的47.6%,这说明主要原材料库存虽然继续减少,但去库存的降幅正在收窄。
同日,国家统计局也发布PMI细分指数报告。报告称,在原材料库存指数中分行业来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库存增长幅度最为明显。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一细节反映出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对于未来原材料价格上行的担忧,从而有意加强囤积原材料。
而这一观点与近日的外媒报道也较为吻合。报道称,8月份中国加强了对铜的采购力度。同时,该报称来自中国的购买力逢低买入,可能是因库存调整。
今年上半年无论是三大铜冶炼企业,还是下游铜加工企业,原材料库存均较年初大幅缩减。由此,该行业的确存在着补库存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去库存的主要原因正是由通胀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普涨。企业无法承担高企的原材料价格而被迫选择去库存。由于7月份通胀继续新高到6.5%,短期内国内通胀能否回落至正常水平难料。因此,8月份国内企业趁美欧债务危机,加快采购处于相对低位大宗商品的背后,实际反映出的是企业对于未来通胀可能持续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