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叉车忙碌地运送着刚生产出的阴极铜产品,而整个偌大的生产车间只不过寥寥数人。10月11日,记者在江铜集团采访时,这个企业刚刚实现销售收入1018亿元,成为江西历史上首个过千亿元的企业。 截至2011年9月底,江西共有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32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20家,基本涵盖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
生产“四率”水平大幅提高 2011年1-9月,江铜实现销售收入1018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资金利用率和资源能源利用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四率”水平领先于国内铜行业。 江铜“四率”水平的大幅提高,得益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扎实推进,两年来,江铜在铜冶炼和加工领域内通过实施30万吨铜冶炼挖潜改造、10万吨电解东扩、6000吨铜箔二期、10万吨铜板带等工程,将阴极铜产能提高到100万吨/年,铜加工生产能力提高到60万吨/年。如今,江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余热都被利用转化为可用资源,极大限度的做到了节能减排。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江西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形成和壮大了一批“四率”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的优势企业。 据了解,在省政府重点调度的50家创新型企业中,在201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有43家企业同比有所提高,昌河航空工业公司、江铜集团、南昌弘益科技公司等26家企业同比增长10%以上;人均创利率有46家企业同比提高,江中药业公司等25家企业同比增长10%以上;资金利润率有42家企业同比有所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有39家企业同比呈下降趋势。
创新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 “我们投资1亿元在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基地,依靠上海的市场、信息、人才、科研优势,实现了研发机制市场化、科学资源社会化、科研成果商品化。”在江西汇仁集团,该公司率先采用国内领先的中药提取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中药提取物;率先将微波真空干燥、灭菌技术应用于大生产;率先将国际领先的膜分离技术用于工业化生产,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汇仁集团研发总监梅琳华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汇仁肾宝片、女金胶囊、多潘立酮分散片等产品,在2008年至2010年开始试销并上市,就实现产值3亿元,在相应产品年度产值中占比由10.9%提高到23.8%。 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以来,江西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科技成果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的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全省50家创新型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21.6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3%;实现新产品销售利润15.8亿元,占总利润的19.8%。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蜕变” 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工程实施两年来,江西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据初步统计,2010年,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产业销售收入207亿元,经税务部门确认的研发费用达5.96亿元,减免税额1.05亿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399项,其中发明专利200项,占专利总数的14.3%,显示了强劲的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其中,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持国标制修订5项,参与国标、行标制修订17项。江铜集团公司主持修订国标2项、行标1项,参与修订国标2项和行标8项。 泰豪集团近两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8亿元,2010年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完成新产品75项,其中国内领先21项、国内先进14项。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鸟巢”、中海油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部分产品列为国家电网应急保护电源;产品批量出口美国、欧盟、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实现出口创汇7000多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