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5年,贵阳院设计的印度巴拉特铝厂正式投产,随后通过性能考核,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继美、法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国铝工业技术与装备输出的梦想,也为贵阳院海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有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一。如今,贵阳院的技术和专有装备已输出至印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铝工业技术和装备出口海外最大的供应商。
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贵阳院参展的350KA大型电解槽模型时,对贵阳院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贵阳院海外设计和技术转让收入超过全公司设计总收入的40%,并带动贵州地方企业出口创汇近10亿美元。2008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2009年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的殊荣。
作为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型企业,技术供应商。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是贵阳院的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贵阳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先后获得“贵州省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全国“十佳自主创新品牌企业”等荣誉称号;通过知识产权战略不仅获得近亿元的技术许可或转让收入,更为海外市场的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完善科研管理政策
2009年,贵阳院整合科技资源,成立了技术中心,组建了专职科研队伍。坚持实行科研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对以青年技术人员为主的科研项目给予政策倾斜,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实施人才战略。
贵阳院建立了科技激励长效机制,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收入分配、干部选拔、职称评聘。每年召开科技大会,对在科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员工进行表彰;对专利或专有技术创收的技术人员按比例提成兑现奖励。
坚持产学研结合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贵阳院积极与中铝贵州分公司、贵州大学与贵州乌江机电设备公司等生产企业、大学和设备制造企业的联合技术开发,搭建了有地域优势的创新平台;2009年3月,贵阳院组建了“贵州省创新轻金属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仿真实验室、环保实验室和电气控制实验室,装备了Ansys等分析软件和三维建模软件;2010年,贵阳院获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批准,组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更有利的条件和更高的平台。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坚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贵阳院不断加大在科技研发方面的经费投入。“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总投入超过公司经营收入的3%,且逐年递增。
贵阳院坚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连续6年,实现“一天申报一件专利”的目标,专利数量领先地位继续保持。“十一五”期间,申请专利1810件,获得专利授权1644件。
目前,众多企业大举进军铝行业,中国铝工业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微利时代,贵阳院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应对,采取一系列可行的具体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科技工作规划与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明确科技管理工作的目标
贵阳院贯彻落实“十二五”科研规划,积极面向国际、国内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一批象电解海绵钛技术等方面的重大专项技术;加强能源、资源、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提升解决企业竞争力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加强特色创新体系建设,显著提升氧化铝、电解铝、铝用碳素及配套辅助设施的核心竞争能力;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贵阳院申报的“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已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同行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审,我们要集全公司之力,确保“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中心”顺利建成并通过验收,使之成为凝聚高端技术人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引领有色金属行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