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北京中国有色大厦,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有着共同遭遇的稀土企业,终于有了凑到一起互倒苦水的机会。这次,让他们忧心的是,国家下达的稀土开采计划政策的不明确,让企业无所适从。
“工信部下达生产指令性计划,但矿从哪里来?买不到矿,能买到的矿又是非法的,又不能去买。比如我们获得600吨稀土生产指标,但600吨的矿从哪里来?自己买的矿我怎么判断它合法不合法?”赣州一家稀土新材料企业负责人对记者抱怨,他曾就此事向工信部询问,工信部则回复他找国土资源部。
上述稀土加工企业遇到的“无米下炊”事件并非个案,中国铝业江苏稀土公司负责人也表示,由于国家指令性计划、出口配额和矿山开采之间,一些政策不配套,出现尴尬局面。“我们很关心给我了我们指令性计划,比如给了江苏企业,但没有矿山,今后去哪买矿,不单是我们,江苏所有企业都要面临这个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此外,上述人士还表示,在出口配额中也出现类似问题,他们获得了出口配额,但江苏主要是以南方中重稀土为主,而给的出口配额里面大部分是轻稀土,出现与他们生产实际是不配套的局面。
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从2007年开始实施,为了加强对稀土产品出口的总量控制和产品结构调整,防止一些国家大量进口中国稀土产品作为战略资源储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的不明确,使得稀土生产企业无所适从。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很多获得指令性计划生产的企业,无法得到相匹配的稀土资源,而稀土价格暴涨带来的利润刺激,加剧了稀土的私挖滥采,没有起到控制总量作用。
“目前矿权配置是一个大问题,国土资源部作为矿权主管部门已经多年停止发证了,全国特别是南方稀土离子矿,他们的矿权设备,采矿、勘探处于一个严重不合理的状态,合法开采几乎无法进行,这也是非法开采得以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南方一家大型稀土加工企业高层告诉记者。
上述高层建议,国土资源部在采矿权的配置方面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想法和规划,工信部也要在调查清楚企业产品结构和区域分布基础上,公布指令性计划同时,有更为明确的指导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