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稀土行业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北方稀土公司宣布自2024年1月起取消稀土产品的挂牌价,转而采用包头稀土交易所(以下简称“稀交所”)的实时报价。这一决策标志着长期被视为稀土行业和全球供应链风向标的北方稀土挂牌价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北方稀土公司内部人士向媒体证实,此次调整源于公司经营策略的改变。取消挂牌价后,公司签订长期协议(长协)将参考稀交所发布的每日价格。稀交所自去年11月起开始每日发布稀土产品的报价,现已覆盖全国近140家稀土相关企业。未来,稀交所还计划发布即期价格指数,预计将于2026年8月上线,旨在打造包头价格指数,为全市场提供价格指引。
北方稀土的挂牌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公司都会在官网上发布当月的挂牌价。这一价格不仅用于其原材料的交易,还成为众多稀土上下游企业签署长期合同的基础。然而,随着稀土市场的不断变化,挂牌价的调整显得尤为必要。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北方稀土取消挂牌价,采用稀交所的实时报价,将使交易更加灵活,缩短市场反应时间。同时,这也将推动交易模式向实时价格的转变,有利于提升稀土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一位行业内部人士表示,现在的市价交易已经成为主流,过去的挂牌价往往高于市场价,导致某些客户的采购意愿降低,直接影响稀土的销量。
北方稀土的挂牌价取消后,受影响最大的是其长协客户。以往,北方稀土的长协约有30%左右是按第三方网站价格签订的,今后或将更依赖于稀交所的报价。这一变动被部分行业参与者视为利好,认为实时交易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
然而,这一变革也引发了一些市场的担忧。由于稀交所由北方稀土控股,市场对其双重角色的公正性表示质疑。北方稀土既在场外定价,又在交易所内部进行操作,是否会导致市场失衡?市场担忧,北方稀土可能会通过稀交所直接控制市场价格的话语权,从而引发利益冲突。
对此,北方稀土及稀交所均表态,此次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市场定价,增强市场的价格信号。稀交所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全国公信力的稀土行业第三方交易平台,其报价基于真实成交,具有可验证性。北方稀土持有稀交所44.56%的股权,通过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股2.23%,是其第一大股东,对其实际控制。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包头市政府希望借助稀交所积极推动稀土价格交易“包头指数”的策划。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探索建立合规合理的稀土价格形成机制。稀交所也在积极联合内蒙古科技大学开展稀土交易价格指数工作,确定稀土产品即期价格指数、稀土产品价格趋势指数的编制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