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认为美对人民币汇率施压损人未必利己
最近,美国方面不断炒作人民币汇率问题,但此举并未获得广泛认同,不少国际机构、媒体及行业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损人未必利己。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6日发布政策简报,认为把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完全归咎于一个国家及其货币政策是没有道理的。简报说,让人民币汇率完全受不可预测的市场力量支配,显然会严重影响中国国内市场的稳定,从而使地区和全球市场的稳定受到威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认为,要求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帮助美国实现重振经济的目标,因为美国的经济结构和中国不同,美国服务业是经济主体,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而中国对美出口主要是制造业。迄今美国的失业人口已达1500万人,因此,指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如此庞大的失业人群显然极不现实。
许多经济学家已一再指出,从人民币汇率入手来解决中美贸易失衡无异于缘木求鱼。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说:“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将中国出现顺差的根本原因简单认定为汇率低估,而我宁愿如此思考中国的出口成功:21世纪的资本与廉价劳动力结合在一起使中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他指出,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是结构性的,汇率重估不可能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
斯蒂芬·金举例说:“虽然近20年来日元不断升值,但日本的经常项目顺差仍不断增加。”而中国自2005年7月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已超过21%,在此期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依然持续扩大。
美国通过向人民币施压非但无助于解决失衡问题,反而可能最终损害美国民众利益。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认为,美国的保护主义做法,最终将弱化来自中国进口商品对其国内通胀的平抑作用,而这一结果的最大受害者恰是美国国会政治家试图帮助的美国中产阶级。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日前也指出,结束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政策不是万能药。人民币升值不会立即为美国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而升值初期的经济效果好比是对美国消费者征税。
还有观察人士指出,由于中国出口的50%为加工贸易,60%的出口商品来自外资和合资企业。因此,压人民币升值也将损害西方企业的自身利益。
人民币汇率是否调整,主要应取决于中国自身的经济状况。中国汇率政策的调整也应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温家宝总理14日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反对各国之间相互指责,甚至用强制办法来迫使一国的货币升值,因为这样做反而不利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欧盟驻华大使安博17日在北京说:“(对中国)公开喊话及施加压力的做法并无益处……我们应以非对抗的方式,在合作伙伴之间就此进行认真探讨。”
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刊文指出,在国际经贸中,各国追求各自的利益纯属正常,出现摩擦和纠纷在所难免,对于双边经贸关系中出现的摩擦和争端,应当通过协商谋求合理解决,而不是一味采取制裁手段将双边经贸关系带入困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认为,如果美国决定对中国发动“货币战争”,中国很可能继续坚持现有汇率制度,并对美国进行报复性贸易制裁。这将减少两国间的贸易,更糟糕的是,这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信心。
美国近期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作不断,有其深层次的政治因素。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美国国内政治作秀的道具之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和英国《星期日电讯报》认为,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主要出于其解决国内急欲创造就业、促进出口等经济难题的政治需要。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说:“在次贷危机后,美国迫切希望通过强化制造业和出口来重振经济。更重要的是,今年国会将举行中期选举,民主党选情艰难,很可能失去绝对多数席位,因此希望通过对中国施加压力来为自己赢得选举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