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以8.7%的GDP增长率通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画上完美的句点。在国民经济向保八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排头兵”,扎实工作,稳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中坚力量。
来自国资委的统计显示,2009年,中央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利润7977.2亿元,同比增长14.6%;上缴税金10876亿元,同比增长4.3%。
积极开拓市场,展现国企活力
2009年,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下,中央企业保持清醒头脑,抢抓市场机遇,保持了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展现出国有企业应有的强大活力。
许多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市场一线,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及时掌握供求信息,捕捉商机,积极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许多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结构,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精耕细作传统市场的同时,千方百计开拓新兴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配合,在供应、服务、研发等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渡难关。
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许多中央企业抓住国际市场调整的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支代表中国竞争力的“国家队”正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国石油、中国五矿、中国有色集团、中核集团等企业加大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产业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水电集团、中冶集团等企业,抓住机遇,发挥技术和成本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争得了一批大型海外工程项目。
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中央企业还进一步强化管理,控制投资,精简支出,努力降本增效。目前已有60多家企业实施或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80多家企业通过财务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等平台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资金集中管理,其中多数企业资金集中度超过70%。
大力调整创新,培育持久竞争力
长期以来,行业分布过宽,主业方向不明,资源配置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难题。危机之下,中央企业加大改革步伐,通过开展联合重组、整合主业板块、精简非主营业务等措施,加快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009年,中央企业立足于做强做大主业,加大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不断增强竞争优势,共有9组20户次中央企业进行了联合重组。
长沙矿研院和鲁矿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为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矿业集团提供了支撑;中国建材通过东南、淮海、北方等三大核心区域市场的建设,推进“大水泥”战略,初步奠定了行业领军地位。
据统计,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布局的目标正在稳步实现。
与此同时,央企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就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科技创新出现空前活跃的态势,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央企培育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战略。
2009年,中央企业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普遍加大研发投入,努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建立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1100千伏电压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南方电网形成世界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800千伏直流系统设备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动机车系统集成等关键领域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增长不忘保民生
中央企业既是促进经济发展保增长的中流砥柱,又是履行社会责任促和谐发展理念的践行者。2009年,中央企业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切实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保障国庆60周年阅兵活动、保障市场供应、吸纳社会就业、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工企业特别是兵器工业集团和中航工业,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过硬的技术保障投入装备研制,以世界一流水平圆满完成受阅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确保装备零失误、零缺陷。
电网企业克服政策性亏损的巨大困难,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南方电网前三季度供电可靠率达到99.89%,比上一年提高0.04个百分点;用电平均停电时间7.02小时/户,同比减少30%。
石油石化企业合理安排库存和装置运行,保证了油气供应特别是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时,石油石化企业努力服务“三农”,保障“三夏”,千方百计保障农业油品供应。
许多中央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国华能实施“燃煤发电厂年捕集二氧化碳3000吨试验示范工程”。中国大唐实施能效对标,并完成300多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2009年前三季度,中央重点能耗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4.6%;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1.1%。
此外,大部分中央企业在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承诺并切实做到了“企业不裁员,员工基本收入有保障”。许多企业增加了吸收应届大学生就业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央企业2009年主动招收应届毕业生20多万人,比2008年增长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