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2日“取消六大类406种产品出口退税”消息影响,23日相关行业股指开盘后出现明显下跌,其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跌幅居前。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出口退税调整是国家力促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但对所涉及的钢铁、有色金属加工、酒精、玉米淀粉、部分农药、医药、化工、塑料、橡胶玻璃及制品产业均有较大影响。
此次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是继2008年下半年我国重启上调出口退税率政策以来,国家首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反向调整。从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我国曾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以缓解出口紧张局面。
专长财税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认为,此次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旨在抑制低端产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凸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的调控意图。 继5月初国务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强调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之后,国务院办公厅上周又发布意见,强调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加快行业结构调整。
而在两部门列出的取消出口退税商品清单中,钢铁产品首当其冲。406个税目商品中涵盖40多种钢铁产品,其中热轧卷板、中厚板、带钢和大型H型钢是受到影响的主要品种,这部分产品将从下月15日起不再享有9%的出口退税。
“毫无疑问,抑制钢铁等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成为国家推进节能减排的突破口。”资深钢铁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忠普认为,取消部分钢铁的出口退税,必然会增加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通过抑制出口达到控制钢铁产能的目的。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取消钢材出口退税在预期之中。在外部需求逐步复苏和前期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我国钢材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国外对我国钢材出口频频实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内需稳定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取消出口退税,有助于缓解日益凸显的贸易摩擦。
马忠普也指出,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叠加,钢铁行业此次“腹背受敌”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逼迫钢铁企业压缩产能,淘汰落后技术。“钢铁企业应意识到,随着国内钢铁需求进入高消费、低增长时代,今后盲目扩大钢铁投资、增加粗钢产量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政策调整,也是自2007年7月国家大规模取消“两高一资”商品出口退税后,时隔三年再度对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实施出口调控政策。
自2005年到2007年间,为有效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增长,我国曾连续数次对钢材和钢铁制品等商品采取了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的措施,其中2007年7月1日起曾取消了55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并降低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告诉记者,与危机前2007年那次取消出口退税政策相比,此次调控涉及的商品税目只有400多个,力度要小得多,说明国家对此次调整非常谨慎。
张燕生同时指出,虽然取消出口退税会对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这一政策调整有助于加快这些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当前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国际市场外需面临再度紧缩压力,我国应抓住这一时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次取消出口退税政策还涉及酒精、玉米淀粉等商品。专家认为,取消玉米出口退税,将在短期内对国内农产品的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但其影响较为有限。从长远看,有助于国家控制粮食及其制品的出口,保证国内粮食供给安全,同时也将缓解粮食价格阶段性的上涨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