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留下的成本或曰“后遗症”,在两个领域的表现最为突出:第一个是工业领域。表现为“两个过度依赖”的强化:一是对那些原本需要调整压缩产业的过度依赖的强化。这方面最典型的要数钢铁业了。自2006年起,各方就一致认为中国钢铁产能已经过剩,2008年10月之前都属于宏观政策打压的行业,然而随着年底大力度刺激政策的推出,该行业在2009年再次得以扩张。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钢铁需求大幅度下降,钢产量猛降21%以上,唯独中国钢产量增长了两位数,增幅高达13.5%。2009年中国钢产量达5.678亿吨,比欧盟、北美、日本及独联体四大经济体加起来的产量还多!由此导致了严重的库存积压。有分析认为,目前中国钢铁库存占用资本约1万亿元人民币。二是对房地产等“泡沫易生型”产业的过度依赖。房地产业也曾是2008年10月份之前宏观调控政策针对的主要行业,调控的主要目标在于抑制过高的房价,防止泡沫发生。然而随着大力度刺激政策的推出,这个行业绝处逢生,经历了新一轮的涨价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猛增40%,销售额猛增80%以上,价格平均上升24%!这些都是多年来创纪录的。不仅如此,由于此次的刺激政策主要是借助国企及别的“大机构”实施的,给民间投资进入的机会很少,其结果是,将大量民间投资逼入短期获利炒作行当,炒房、炒股乃至去迪拜“抄底”房地产,一时成了诸多民间投资的“避难所”。
第二个是对外贸易领域,表现为对出口退税等刺激政策的过度依赖症。2009年在全球市场极其疲软的环境下,中国外贸之所以能稳住阵脚,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政策发挥了作用。在商务部,这种政策目标被明确定位于“保市场、保份额”,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工具则要首推出口退税政策了。2009年1月1日到6月短短半年时间,连续4次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加上2008年的3次,调整多达7次!出口退税所涵盖的商品也一再扩大,最后超过8000种!毋庸置疑,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及涵盖商品种类的增加,对于遏制2009年外贸下滑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此种政策的负面效应,除了贸易福利流失外,出口退税还导致了一个恶性的路径依赖—— —这就是贸易增长对出口退税的依赖,而以退税支持的廉价出口引出别国贸易制裁,最后还得用退税去刺激。如此等等,形成一个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