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403.7265亿元跃居排行榜第155位,比2009年排名提升了6位。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钢铁行业骤然遭遇寒冬。酒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08年8月到2009年4月,连续8个月亏损!
危难之际,通过加强科技研究,建设人才队伍,完善管理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弘扬企业文化,酒钢最终成功转身,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迈开新的步伐。
重人才抓创新成自觉追求
在冲破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过程中,酒钢重视人才、抓技术创新的作用显现出来了。
酒钢从2002年开始实行扁平化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队伍全面瘦身,但也给技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一个1000多人的炼钢厂,只设置七八个技术人员和四五个管理人员,人才培养失去了平台,有能力的人看不到上升希望。”酒钢人力资源部部长曹红斌说。
2008年,酒钢精心选拔了一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充实到各个部门;通过拉长职级体系、增加技术性岗位,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放到重要位置,让他们有为有位。同时,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待遇,使技术岗位薪酬高于同级行政岗位薪酬。
2009年底,酒钢的技术性岗位有1970多人,现在已经达到2600人。2010年,又招聘了630名大学毕业生作为后备力量加以培养。
为鼓励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酒钢制定了严密的技术进步指标,并通过月月考评,不断追赶前沿技术。2010年上半年,酒钢公司确定的40项重点技术经济指标中,37项指标较2009年取得了进步,进步率达到92.5%,创效益1亿元。今年公司立项的技术创新项目共有161项,力争实现科技创效3亿元。
强管理兴文化两手都要硬
危机面前,降低生产成本是硬道理。2009年2月,酒钢成立交易中心,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标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酒钢国际贸易交易中心负责人贺跃勇介绍说,2009年,仅采购环节的改革,就为公司节约资金十几亿。
2010年初开始,酒钢实行所有重大决策票决制,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2009年,酒钢的钢材平均售价高于全国平均售价。2010年,酒钢销售收入预计将达50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亿元,利润也将有明显增加。
面对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酒钢大力弘扬企业文化,干部和员工的能量和信心被“激活”,在困难面前“拧成了一股绳”。
酒钢集团党委书记梁传密介绍说,建厂52年,酒钢人形成了“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公司以弘扬“铁山”精神为核心,以“诚信文化、执行力文化、团队文化、制度文化、安全文化、品牌文化、廉洁文化”等文化为载体,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调整结构打出“组合拳”
严酷的困境考验着酒钢的智慧,酒钢公司迎难而上,打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组合拳”。
走进酒钢不锈钢冷轧厂,偌大车间只有几名工人在有条不紊地操作。2010年初,这里安装了国际先进设备后,钢板精深加工能力和效率极大提高。
目前,酒钢已形成不锈钢100万吨、碳钢冷轧150万吨、碳钢镀锌板75万吨的年生产规模,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逐步走向市场并获得认可。经营管理部部长贺学兵介绍,以前酒钢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只占18%,现在已提高到47%。
将剩余资源“吃干榨尽”,实现循环利用,成为酒钢摆脱危机、科学发展的又一法宝。在酒钢吉瑞再生资源公司新型墙体材料厂,一排排整齐的蒸压砖令人眼前一亮,它们是由过去被当做废物的炉渣、粉煤灰等加工而成。据介绍,现在酒钢每月生产蒸压砖300万块,每年的30多万吨粉煤灰全部实现再利用。
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钢在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方面潜力巨大。2009年,公司各类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36万吨,利用量为130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20.46%。预计到2020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