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能减排的国内大背景下,钢铁企业转型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产能快速增长之后,在未来的一年里,钢铁行业将走向何方?申银万国在近日的行业策略会上,给出了答案:“转型中的钢铁行业必将负重前行。”
“主要依靠投资拉动GDP的趋势将发生改变。”目前,中国已确定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其中,钢铁企业将由单纯的规模扩张向效益型转变,加强产业链的全方面竞争及企业“内功”锻炼。这成为钢铁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2010年前十个月,粗钢产量5.25亿吨,同比增加5261万吨,增长11%,日均粗钢产量172.7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6.3亿吨,在全球粗钢产量的占比依然极高。产量的高速增长在供给端增加了压力,导致了库存的持续上升和价格的低迷。
而另一方面,2010年初以来,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却不断上升。特别是今年开始,铁矿石定价方式发生了改变,不仅加大了行业的短期波动性,还增加了企业经营难度,更为严重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钢企的盈利模式,使生产企业沦为为国际铁矿石企业打工的加工企业。申银万国研究员赵湘鄂形象地比喻:“大幅上涨的成本成了套在钢铁行业颈上的枷锁,始终难以打开。”
盈利能力低已成为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难题。前几个月,纳入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共实现利润640亿元,同比增长98.05%,但销售利润率却只有2.84%,低于我国工业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7月份的销售利润率已降至最低点1.2%。
国内市场价格低位运行、钢铁生产成本却不断上升,在双重压力下,钢铁企业可谓步履维艰。“从长期看来,均衡发展的模式是行业持续发展的保证。短期看来,转型期投资对钢铁需求的拉动必然下滑,而消费的拉动将起未起,这必然影响对钢铁的需求。”赵湘鄂认为。
据预测,2011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将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大幅下滑,由2010年的33%下降至20%,对钢铁的需求新增量也将由2010年的1200万吨下降到700万吨,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也将有所下滑。除此之外,工程机械和机床的增长速度也随之由35%下降至20%左右。
与上游的高盈利相比,钢铁企业的盈利令人惭愧。目前形成的单纯依靠扩充产量和提高价格来消化成本的增加已难行之有效,钢铁企业向上游产业链扩张才是增加盈利的有效方式之一。据了解,目前已有部分钢铁企业进入或准备进入产业链的上游,通过对上游资源的整合来有效提升盈利、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从历史上部分钢铁强国的经验来看,钢铁生产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两个重大变化。首先是钢铁产量的增速逐步放缓,其次是转变产品结构以及扩张产业链。当前,中国的钢铁企业正走在转型的道路上,但这个过程必然是很艰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