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铁矿石市场传统价格形成机制已经瓦解,钢铁企业只能按照三大矿山企业参照第三方指数制定的季度价格、月度价格采购,如果钢铁企业不愿意接受季度定价、月度定价,只能从现货市场购买矿石,而即便是从现货市场采购矿石,依然需要一个价格参考。
对于这一铁矿石金融化的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近在钢铁产业“十二五”建议中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应谨慎对待掉期交易。
在没有指数之前,铁矿石现货市场的价格基本上是交易双方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在港口临时谈出来。“那个时候,矿山不知道出价最高的买方在哪里。”普氏能源亚洲商务拓展高级总监华大威昨天告诉记者,“但是有了指数之后,整个市场逐渐变得透明起来。”
在暂时没有话语权的情况下,钢厂只能被动地参与到铁矿石金融化当中。事实上,尽管钢厂不愿意,现货和短期长协都已经受到了指数的影响。此时,需要面对的是,铁矿石金融化是否一定是个坏东西,是值得思考的。中国钢铁企业普遍认为,目前的几大铁矿石指数价格并不能反映真实、客观的供需关系,因为指数很容易被矿山企业、金融巨头操控,三大矿山本身就是被金融企业操控的。
需要指出的是,指数是否真实,需要看指数是如何形成的。以目前被三大矿山作为定价依据的普氏指数为例,华大威说,公司采纳的是数百家钢厂、贸易商、矿山给出的价格加权后得来的,每天会根据当天最具竞争力的价格进行加权,并非最高的报盘价。
如果这是一个充分竞争、充分透明的市场,由此得出的价格基本上是可以反映真实供需关系的。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市场并非完全透明,提供给第三方指数价格统计的交易双方并没有将其名称对外公布。而在一个成熟的金融产品中,交易双方的名称是被公布的。
对此,华大威的解释是:“客户需要保密,他们认为这比较敏感”。不愿公布公司的姓名,是因为中国相关部门不希望企业参与到铁矿石掉期、期货等金融交易当中。在这个并不被中国监管部门认可的市场中,玩家在从事交易过程中谨小慎微,不愿意也不敢公开自己的姓名。
如果市场得到充分竞争,并公开透明,意味着价格能充分体现供需双方的博弈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铁矿石价格处于上升和下降周期内,采用指数定价或年度长协定价,对于钢铁企业利弊迥异。铁矿石处于上升周期,此时采用长协价格有利于钢铁企业,钢厂可以赚取现货与长协之间的价差;如果铁矿石处于下降周期,此时采用指数定价则有利于钢铁企业,钢厂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矿石。
“事实上,据我们向国内一些钢铁企业的了解,他们认为从2013年左右开始,铁矿石市场将进入买方市场,所以届时从现货市场采购可能更划算。”华大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