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钢铁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也是马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关键时期。顾建国说,“十二五”马钢已确立了“
钢铁主业强、非钢产业活、体制机制新、经营绩效好”的特色发展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起好步、开好局,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顾建国分析认为,从整个钢铁行业来看,2011年乃至今后三、五年,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钢铁行业微利特征更加显现。上游资源特别是矿石等大宗资源垄断加剧、价格将不断走高,钢铁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将受到抑制,企业盈利空间继续受到严重挤压。
二是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随着近几年钢铁企业的竞相发展和大规模重复建设,产品同质化竞争已扩展到高端产品领域。
三是竞争范围不断拓宽。产业链建设和非钢产业发展将成为钢铁行业新的竞争热点,特别是一些超大型企业集团在资源的集中管控和优化配置上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是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钢铁的资源化、生态化和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在国家将征收碳排放税费的情况下,如果现在不加大工作力度,今后将会付出更大代价。
金融危机以来,马钢在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管理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应对市场挑战的良好效果,但应对严峻的形势,顾建国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对自身存在的突出不足和问题保持清醒认识,要从降本增效中寻求突围。
一是降低成本仍需给力。低成本竞争战略是钢铁企业危机制胜的重要法宝。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微利时代,拼的就是成本。虽然近几年马钢降本增效力度较大,但生产不够稳定均衡、关键指标停滞不前、采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企业盈利水平还不够理想。
二是产品增效不够明显。差异化竞争战略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前,马钢的优势产品比例还不高,质量还不够稳定,个性化服务还比较欠缺,先进工艺装备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尽快研发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扩大相对优势产品比重、有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任务紧迫而艰巨。
三是非钢增效未成气候。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探索还不够,未能形成与主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是管理支撑不够有力。管理创新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尽管马钢一直在强化管理,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责任体系还不健全、劳动生产率还不高、执行力还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马钢必须始终把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牢牢抓住降本增效这一关键,有效发挥管理创新支撑作用,坚决把各项措施做得更扎实、更到位,快速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顾建国表示,2011年,马钢的工作主题就是“强化管理创新,深化降本增效”,要从企业内部的调整转型入手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