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网流程 资费查询 加入会员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帮助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亿览网 >> 铁合金 >> 电解锰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设立宏观调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或正当其时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3 8:31:51
关键字:中国,宏观调控
亿览网网讯:

    中国需不需要有一个宏观调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尤其是会影响经济走势的政策出台.眼下对中国货币政策是否超调的看法趋于两极时,或许再次突显出其迫切性.

    中国央行为了控制通胀,从去年底开始密集采行紧缩政策,过去八个月期间共上调九次存款准备金率,幅度达4.5%,并且升息四次,每次上调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面对股市低迷、中小企业紧绷的资金链条、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先行指标走弱,近期有关中国持续收紧的银根还能挺多久已成争辩热点.

    有消息人士就称,中国政协本周组织数十位专家及相关高层官员研讨目前经济形势.而按照惯例,中国亦会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後召开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对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进行总结并确定下半年的政策基调.

    部分学者认为,迫于通胀长期化以及实体经济不振的现实压力,中国政策调控重心由"抗通胀"转为"稳增长"或为时不远,而尽快建立一套宏观调控的政策评估程序亦显迫切.

    "5月份的新增信贷及M2均低于预期,市场现在已经普遍感受到资金面的紧张."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称,"持续收紧的银根也没有让CPI明显回落,反倒让一些结构性矛盾更加突现,有病没病的都一起跟着吃药."

    中国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接受路透专访时也指出,将货币政策简单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钩,易产生调控失误,若持续收紧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出现"滞涨".

    中国发改委官员表示,6月CPI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5月CPI同比涨幅达5.5%创34个月高位.

    路透上周访问分析师最新预期,中国央行最早可能于本月底即宣布加息,且未来不对称加息的可能性变大;而存准调整步伐可能放缓,下半年或再提高两次.

    一位资深经济学家预计,随着物价涨幅下半年逐渐走低,紧银根的稳健货币政策预计会有所松动,届时稳经济或会成为政策的主基调,抗通胀会略微排後.

    **宏观风险更须防**

    纵观历史,无论是应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抑或应对国内时冷时热的物价及经济走势,中国对宏观调控的运用日渐成熟,但政策超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建立政策评估体系呼声渐起.

    早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人大和政协会议)期间,已有建立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的相关提议.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建立健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纠错机制.

    政协委员许善达在两会期间提议,最近几个五年规划中,经济的实际增速都超过预期,可是很多政策和目标又都是根据预期来制定的,这些政策是否还适应?许善达建议,每年应该做一个相应的评估.

    全国人大代表陈万志表示,根据他们的建议,有关部门将起草一份关于决策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并提交给国务院法制办,未来全国的决策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将有望诞生一部行政规章加以规范.

    不过,政策评估机制目前显然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的谏言上.

    "现在一有事就拿宏观调控说事,无形中又强化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收紧的货币不仅没让CPI回落,反而又成了货币继续收紧的理由."刘尚希不无忧虑地指出,这种政策操作性风险是宏观调控的大忌.一旦出现方向性误判,势必会对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後果.

    他认为,中国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套控严格的宏观调控评估程序,对宏观调控措施进行风险评估,而不应借着问题又去强化调控,从而加大宏观调控的操作性风险.

    这一观点也得到另一位研究政策的不具名官员认同."现在一说宏观调控,往往就是强制的行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危机来临的特殊时期用用还行,正常时期应该逐渐弱化."

    "本来宏观调控是为了抚平经济波动的幅度,但事实上往往又成为下一波经济大起大落的诱因."上述官员说.

    **货币政策分歧加大**

    事实上,对经济数据的解读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5月出炉的经济数据,中国统计局的表态比较乐观,来自诸多国内外投行的研究报告也预计,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并不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仍然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不过,发达经济体复苏则弱于预期,外需仍有一定压力.而国外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裕,也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此前也表示,"经济增速放缓是政府为了抑制通胀趋势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如果不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承受力,宏观调控将会半途而废,各种矛盾会继续积累."

    作为中国央行喉舌的中国金融时报周一则刊登分析文章称,须从社会融资总规模角度看待资金供应,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比例"没有想象中的那麽低."

    不过,对货币政策超调的忧虑也同样不绝于耳,尤其是物价上涨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时,过于依赖收紧货币进行调控对实体经济的伤害也令人担忧.

    中国国务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接受路透专访时指出,目前实体经济感受的利率紧缩力度已接近2007年底水平,一旦出现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幅度超出保障房可以对冲的范围以及县级融资平台风险的暴露等现象,中国可能已进入政策超调的风险.

相关连接
中国设立宏观调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或正当其时
意见不一 中美最大能源合作落空
安塞乐米塔尔预计2011年中国钢铁需求将增长7%
中国5月镍进出口分项数据
“中国有色金属之乡”赤峰市打造绿色环保矿业
“中国有色金属之乡”赤峰市打造绿色环保矿业
发现矿源:新疆内蒙江西已成寻矿对象首选,澳洲的锆被拖向中国东…
蒙古矿产资源吸引中国企业关注
铁合金 更多>>
6月份国内钢厂钒合金招标信息汇总(及时更…
今日观察(0622):国内外钼市场现状分析
今日观察(0622):国内外钼市场现状分析
铬系周刊(2011/06/13-06/17)
硅铁周刊(2011/6/13-6/17)
曾正茂:2011年电解锰市场简析
谭柱中:2011年电解锰回顾与展望
2011年3月锆矿砂及其精矿进出口统计数据(…
冶金原料 更多>>
生铁市场11月份评述
力拓跟进月度定价铁矿石“一船一个价”
鞍钢:持续创新 充满活力
迁钢公司1580热轧生产线中修告竣
澳洲矿业投资4510亿美元被指过度 资源强国…
首钢通钢吉林焊管公司成功研发直径12.7毫…
财政部加强基建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
萝北县实施三项工程打造优良石墨示范园区
有色金属 更多>>
Xstrata公司拟提升澳洲McArthur River铅锌…
欧央行加息迫近 有色金属乌云盖顶
有色金属冲高回落 短期震荡格局未改
大冶有色:伙菲矿业公司开采铜铁矿
有色金属:国内紧缩政策不改金属价格趋势
央行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图文:世界锑都仅够开采4.6年 资源枯竭城…
铅精矿6月23日铅精矿市场价格行情
钢铁 更多>>
澳第三大矿商FMG对中方“倒戈
天津市场大中型材价格部分下跌
9月15日广州市场焊管市场价格弱势下滑
09月15日酒钢兰州公司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
09月15日酒钢兰州公司板材价格调整信息
9月15日广州型材价格
9月15日广州无缝管价格
9月15日广州板材价格
战略合作 | 诚聘英才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行车路线
Copyright @ 2008 comela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览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39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5号中乐大厦3层301室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91800 传真:010-64892212
E-mail:comelan@comel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