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出口创单月新高。仅从数据观察,我国出口动力仍然强劲。但前瞻地看,近期欧美债务危机再度深化、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担忧又起,因此,必须警惕下半年出口萎缩风险。
欧洲、日本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构成拉动我国出口增长主要力量。目前,欧债危机停留在金融层面,7月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速升至22.3%,对日出口增速升至27.23%,越南、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对我国出口增长也贡献颇多。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美国经济去库存和欧债危机深化,未来一段时间新兴市场经济体难以独善其身,全球贸易环境或许有所恶化,对我国所面临的出口环境不能过于乐观。
首先,7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为9.5%,已连续三个月维持在个位数水平。美国批发商库存销售比数据持续上升,显示美国经济去库存压力加大。5月以后,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掉头向下,8月降至54.9,跌破2008年11月的低位,创下历史第三低点。数据显示,前两次低点,发生在1979年至1982年世界经济萧条期间。
其次,欧债危机将逐渐从金融层面向实体层面蔓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盟地区许多国家的家庭和企业的杠杆尚未完全修复,紧缩财政计划又迫使该地区多国政府压缩支出。
6月欧盟整体进口数据尚未公布,但从德法进口情况看,已出现明显下滑。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将迫使经济继续减杠杆,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
实际上,我国一些先行指标已在警示风险。其中,中集集团集装箱月度出货量明显回落。根据历史经验,中集集团集装箱月度出货量占中国海关集装箱出口量的50%左右,同时领先于我国海关集装箱出口量2个月左右。5月以来,中集集团集装箱月度出货量环比已连续下滑。7月我国海关集装箱出口量保持在31万箱,中集集团集装箱月度出货量降至约10万箱,低于其上半年月度平均出货水平,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从草根调研结果看,我国外向型企业集中的区域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现企业订单数量下滑苗头。
华泰联合的调研报告显示,自春节后,珠三角地区许多出口企业订单数量呈同比缓慢下滑态势,在6月和7月更感到订单数量明显下滑。一些企业预计,下半年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加剧。
中信证券的调研报告显示,在长三角地区,一些产品以内销为主的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仍较好。一些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出现订单数量减少、总体规模下降态势。总体而言,海外企业在本国经济前景尚不明朗情况下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一次性长单、大单转化为短单、小单,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中国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难度。
过去几年,我国外向型企业一直受原材料、劳动力、资金价格上升等不利因素困扰,但在外需较好、订单充裕、出口增速平稳的环境下,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海外市场动荡不已、外需不稳的背景下,企业经营成本以更快速度上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尽管一些外向型企业在向成本更低的区域转移,客观上有利于减小订单流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这种做法更应被看成是企业应对经营成本迅速上升的结果。
下半年,不排除出口单月同比增速继续维持在个位数水平、甚至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的可能。在外需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相应地,我国货币政策应步入观察期。有关部门应在金融、财税、技术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扶持力度,也到了拿出真金白银的时候了。(来源: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