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是指严重的缺电现象。通常发生在夏季和冬季,由于气温升高民用及工业用电急剧增加,导致电力高峰到达,无法满足用电需求。
中国作为能源消耗的大国,“电荒”每年夏季都会如期而至。虽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近年不断被开发利用,仍无法在短期解决“电荒”出现的尴尬局面。每年迎峰度夏时,高耗能企业往往都成为最大的牺牲者。其实,形成电荒的更有水利“不利”、火电缺煤、“发电权”、新能源并网、电力调度等诸多原因。
随着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阶梯电价等相关管理政策的出台可以暂缓电荒加剧。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电荒,仍需要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毫无疑问,又一波“电荒潮”如期而至。
近日,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至4000万千瓦,这一结论超出了此前电监会2600万千瓦的预测。
“这意味着今冬明春各地区电力供应形势严峻。”安邦咨询能源研究员周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与往年季节性的电荒相比,今年的电荒又呈现出新特点,时段更加随机,由沿海地区向华中和华南地区转移,因缺煤而停机的人为影响也更加突出。
对于今年出现电荒的原因,业内普遍表示,这主要是由煤价持续上涨而电价上涨的幅度不够,导致火电企业出现亏损,发电积极性不够造成的。此外,“今年电荒如此严重,也是中国煤电矛盾反覆出现形成累积效应的结果。”周伟说。
当然,火电企业的境遇也很尴尬。有数据显示,许多火电企业,煤的成本从占运行成本的50%上升到近70%。“发电越多便意味着火电企业亏损会越多。”周伟无奈地说。
当煤与电之间的成本“剪刀差”越拉越大时,煤炭等燃料价格持续上涨造成发电企业运营与投资能力下降,“其中最核心的阻碍就是终端电价被人为压低。”周伟说。与世界主要国家电价水平相比,我国工业电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0%,居民电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
由此看来,如果想要缓解电荒,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提高电价。据了解,自9月底开始,由于总体用电缺口不断加大,已有广西、江西、广东、安徽和甘肃等地出台了上调工业用电销售电价的政策。但业界对再次上调电价的预期也不断增加。
周伟表示,“如果电价不调整,电力的缺口将始终存在,最起码在局部地区会存在一直缺电的情况。提高电价,增强发电企业的积极性,已成为当务之急。具体而言,居民用电占到总用电量的10%左右,主要还是工业用电所占比重较大,提高工业用电的价格更立竿见影。”
此外,当缺电可能成为常态后,抑制需求也实属无奈之举。
持续的“电荒”导致部分地区企业与居民承受“拉闸限电”的压力。据电监会预测,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兰州等17个省市,面临着新一轮拉闸限电的可能。“拉闸限电也在所难免。”周伟说。
“短期内国家加大对电力企业直接补贴的力度也很可行。”周伟表示。当然,直接的经济补贴能够缓解电力企业的亏损压力,但值得一提的是,补贴额度和补贴资金的来源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不可否认,这些短期措施只是缓解电荒的直接手段,提高电价、拉闸限电、补贴电力企业等并非长远之计,只能治标不治本。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真正缓解“中国式电荒”呢?周伟表示,从长远来看,最为重要也最为根本的在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只有合理分配行业利益,采取企业改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化解多重矛盾,防止过度垄断,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力,缓解火电企业的压力,才能形成合理科学的发展格局。
事实上,自2002年3月国务院颁发5号文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至今9年已过,仍未有任何实质进展,“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依然突出。周伟建议,应该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避免滞后性,同时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