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启动,国家发改委通知中明确条件成熟,将向全国推广。虽然刚开始试点,但全国推广可能遇到的问题已经广为外界关注。
厦门大学(微博)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称:“广东、广西使用国内管道气量不大,试点重在摸索价格机制以及下游谈判听证、阶梯气价制度,以后向全国推广也主要是这一块。”
广东省物价局网站昨日的消息显示,下一步将积极研究制定该省管道天然气定价机制,研究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加强价格的监管,严格控制省内天然气管网加价,积极探索阶梯气价政策,研究对低收入居民实行相对较低价格,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具体改革方案则还未出台。
目前,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以及陕京线、川气东送等多条管道相继投产,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已初步形成,供气方式呈现多气源、多路径、网络化供应。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造成的“一气一价”“一地多价”“进口倒挂”等现状的弊端日益明显,国内对天然气价格改革期盼已久。
在国家能源咨询委专家周凤起看来,天然气价格早该调了,目前天然气价格偏低,应该改行市场价格机制,理顺天然气供需环节。作为国家推进的资源价格改革的一个措施,对后续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不过,发改委在通知中提及,在广东、广西试点是因为两地“目前没有国产陆上管道天然气供应,气源更加接近国际市场。”据公开资料分析,目前广东年用天然气量达1.8亿立方米,国产气仅2000万立方米。
“广东天然气主要是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海气和车载LNG,没有国产陆上和进口管道天然气供应。这次改革,短期内不会对居民用气价格造成影响,”广东省物价局一名官员分析,“天然气门站价格由国家控制,消费端气价地方一向采取听证等制度。还没有制定通知中提及的阶梯气价方案。”发改委制定的广东天然气门站价格高于澳大利亚进口液化天然气价格,比其他国内气价低。
“这有利于减少进口亏损。”林伯强分析称。2006年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进口数量快速增长,此前进口气价格按照国产气价格执行,造成企业进口气业务巨额亏损。
针对记者试点是否会推高当地部分天然气价格的疑问,上述物价局官员称:“天然气终端消费价格是政府制定的,短期内没有上调计划。广东国内气用得少,压力没那么大。”
林伯强分析说,广东进口天然气门站价格是国内气的三倍左右,气价一向高于国内其他地方,短期内不可能上调气价。试点对广东气价的影响不会很大,如果推广到内地,内地气价会大幅上调,需要政府提前筹划,及早制定配套措施,兼顾效率与公平,保障居民生活稳定。
他对本报记者说:“试点最主要的是试价格机制,以及下游从门站到供气管网、再到消费者的谈判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以及价格上调后的保障机制,试点的价格难以直接复制到内地省份。”
此前,外界有种担忧认为,管输价格是确定各地门站价格的关键因素,两大石油公司掌握着管道运行权,会形成新的价格垄断。
“不至于(形成垄断),新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定价,所谓市场是交易双方协商的结果,国家会对门站价格实行控制。具体价格则会根据各地的消费能力形成。一味担心垄断,或有多虑之嫌。”周凤起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