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低迷并没有给建材生产商带来太大的忧虑,中国建材集团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材行业发展趋势依然向好,今年全国水泥需求还会有相当水平的增长,预计需求量会超过22亿吨。
楼市疲软对水泥行业影响不大
“房地产在水泥需求的比重中并不大,在全国也就占25%左右,而因为中国建材的水泥是区域化生产,因此只占到集团需求的20%”,中国建材集团公司董事、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江林说。
他指出,中国每年均有1000万套房屋完工,目前出现疲软只是商业化地产,而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比重会上升,因此来自房地产的水泥需求反而是增加的。“水泥价格目前稳中有升,我们也很有信心。”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房地产调控背景下,市场需求虽有增长,但是增速将有所减缓。同时,原材料以及能源价格的上涨也会对整个行业形成挑战。从近几年市场情况看,水泥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与幅度,需求增速减缓和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将对整个行业形成挑战。
中长期发展趋势依然向好
“对于建材行业发展趋势,我认为应该积极正面看待”,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说。他认为,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拉动效果将继续显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市保障房和新农村建设将带来建材的刚性需求。
另外,国家结构调整的政策、资源能源的限制与节能减排的压力,在抑制供给的同时促使建材供需关系的天平逐渐向着生产企业倾斜,行业发展方式将从重视增量和速度向重视质量、品种和效益从而提升行业价值转变。这为中国建材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带来机遇。
从行业角度看,他也认为随着对技术创新、专业化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建材行业将展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大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将不断增强,迎来中国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1年,我国建材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万亿元。水泥、平板玻璃等主产品的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55%、50%,均列世界第一。
行业亟待进一步重组
但是建材行业产能过剩和经济效益较低仍是顽疾。“过去一吨水泥能买3吨煤,现在三吨水泥买不到一吨煤,成本里面煤炭、石灰石和电要占80%。西南水泥跌到200元一吨,除去税收基本没什么钱赚。”宋志平说。
产能过剩导致了水泥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发达国家水泥价格与同期钢材价格比约为1:3,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不到1:10。行业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大规模联合重组,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中国建材在6年时间内重组水泥企业约300家,水泥产能达3亿吨。也推动了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7年间,行业前10强企业市场占有率由15.3%增长到30%,增长了一倍。
中国建材经过三次战略调整,未来将进一步丰富、充实“大建材”战略,涉足钢材、水泥、木材三大业务,加快国际化进程。下一步将谋划整合国内玻璃制造产业。
宋志平表示,玻璃制造全行业都在亏损,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但不同于水泥行业,玻璃行业的整合必须关闭生产线,未来只有通过联合重组关闭20%—30%的企业,行业才有可能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