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
电价改革有望于电力体制改革先行一步。自从“厂网分离”拉开电力体制改革大幕之后,十年来我国电力改革似乎尚在原地踏步。目前我国电力定价权尚在“有形之手”之中,“一刀切”的“计划电”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电荒”、“电厂大面积亏损”等现象的出现,都与“计划电”有着密切的关系。尚未理顺的电力价格,难以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电价改革势在必行。
“厂网分离”之后,竞价上网却没有紧跟,电网的垄断格局,让发电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火电企业面对“市场煤”价格飙升之时,下游电价的不动,严重打击了他们发电的积极性。而新兴能源包括风能发电,由于我国电网建设的滞后性,却苦于发出的电无法上网,商品的价值无法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前主席王学仁认为,电力体制没有理顺,形成一种垄断体制。水电资源地付出高昂代价,但是对电力输送、电能利用、电网规划、电价制定没有相应权利。西部小水电存在有电送不出,压价上网等问题。
面对诸多“困局”,必须要进一步理顺扭曲的电价。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酝酿居民阶梯电价改革。3月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透露:“今年上半年将在国内全面实行阶梯电价,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届时,全国各省将分别制定方案推进。”居民阶梯电价征求意见一年半之后,蓄势待发。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有望成为今年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一大突破口。
与整个能源价格改革相比,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可算冰山一角。但这却是整个能源价格改革的艰难起步。电作为关乎百姓民生的重要资源性产品,放开的步伐应该稳重,也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要兼顾民生和能源节约,更要考虑到电价改革的推进是否会对我国的通胀带来影响。
2月份CPI已经回落至3.2%,今年我国通胀压力难以再现去年较为严峻的形势。今年我国把全年CPI涨幅目标设定在4%,为能源价格的改革,包括电价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在目前的情况下,电价改革对我国通胀的影响不会太大。
为了在实施阶梯电价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尽量不影响普通居民的生活用电,就需要对各档用电量标准进行合理设计,使那些“用电大户”付出更高的成本,提高他们的节能减排意识,而对于用电量低于起始档的用户,则应尽可能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观念。
根据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指导意见,城乡居民每月用电量分为满足基本用电需求、正常合理用电需求和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第一档电价保持稳定,不做调整,第二档电价提价幅度不低于毎度5分钱,第三档电价要提高3角钱。
对于递增的电价,人们基本能够接受,这一设计考虑到“多用多花、少用少花”,较为公允,也有利于增强居民的节约用电意识。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第一档标准的设计以及全面推开梯级电价是否会带来全面涨价的问题上,此外,相关配套,包括对低收入群体补贴等措施能否紧跟也是百姓关注的内容。
业内人士还指出,推动居民阶梯电价改革,首要条件一定要做到信息的透明,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顺利推进改革。
虽然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是今年电力源价格改革的亮点,但是居民用电量仅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0%左右,电价改革尚需要向占75%以上的工业用电推进。
我国电力结构主要是以煤电为主,在资源性产品日益紧缺的趋势下,发展水电、风电、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至关重要。
当前在新能源的利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新能源的有效利用。电厂规划和电源规划建设不协调的问题,一些电厂发出的电难以及时入网,建设成本的增加也导致风电、太阳能的价格比火电高,缺乏竞争力。因此,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亟待提上日程,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推动电价改革的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也需要进一步推进,与之相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