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月之内,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推进利率市场化问题罕见地连续发声。
本周,周小川在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上发表文章称,目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会议精神继续积极推进。
事实上,周小川的上述表态,央行此前已重复多次。一方面,市场对利率市场化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具体的推进措施却迟迟未能出台,市场预期和现实情况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
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何在?周小川署名文章中透露的信息显示了央行下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蛛丝马迹:重在建设、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基础设施,存、贷款利率的改革则兼顾国内外形势伺机而动。
预期与现实脱节
与央行形成明显互动的是,外界对利率市场化的呼声同样高涨。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就公开表示,目光不应该紧紧只盯着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最重要的是利率的市场化,条件已经基本上成熟了。
对于利率市场化,银监会前任主席刘明康表示,今后3%至5%的通货膨胀率将变成常态,居民存款变成实质负利率的现象将不时出现,因此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对于这一问题,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本月上旬在答记者问时曾表示,过去十几年中,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一直是有序地向前推进。“在今后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一定会继续向前。”
但在时机的把握上,胡晓炼认为既要看到国内市场的需要,也要看到当前国际形势对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的外部影响。
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而在国内,出于管控通胀的考量,央行自去年以来连续多次加息,当前一年期定存利率达到3.5%,远超发达国家接近0的水平。
今年年初,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利率缺口太大的情况下推进利率市场化就会出现一些特殊问题,对资本流动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这个条件来讲,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还不是太好。”
事实上,梳理央行高层近一两年就利率市场化问题的表态来看,除了表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之外,并未直接对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的具体变动计划透露过信息。
而此前不久,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还曾表示,利率市场化第一步不是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因为中小金融机构需要在一定利差保护下生存。
存贷利率难动
不但国外形势尚待改善,从国内基本条件看,存款、贷款利率也尚缺乏立即浮动的基础。
有国有大行研究人士称,利率市场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将对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体系等多层面、多维度产生影响。
2011年8月,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曾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一文中指出,在取消存款利率管制之前,最为根本的是要建立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理顺利率传导机制,实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短期市场利率——企业存贷款利率的顺畅传导。
上文指出,目前我国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不完善:一是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目标利率选择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仍需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二是利率传导机制不畅通,公开市场操作对于市场利率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对于存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限;三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
而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则将其具体表现概括为:利率大幅上升,企业成本增加,物价上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政策调整;财政债务利息负担加重,银行经营风险加大,抑制投资、减少消费等。
存款保险制度箭在弦上
一方面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另一方面,国内外形势难支持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下一步突破口何在?
周小川在上述署名文章中提供了两个思维方向。“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他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存款保险制度防范、控制和处置风险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和肯定。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已基本具备,要抓紧研究完善方案,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
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我国就决定要推行存款保险制度,会议之后实施方案也都已经做出来了。但正好赶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危机上,这一制度建设相应有所推迟。
在本月上旬的记者会上,对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周小川更是直接称,“这件事情反正迟早是要向前推进的”。
此外,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另一个着力点,周小川在文中称,还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登记、托管、支付、清算和银行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