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份以来,决策层密集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积极表态。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近期可能有实质性的动作,呼声较高的汇率日波幅扩大等可能最先试行。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近日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区间,可从目前的较中间价上下浮动0.5%扩大至0.7%。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专家也认为,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的条件已经具备。
高层频繁提及汇改
昨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韩国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指出,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已升值30%。
胡锦涛还指出,中方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3月12日的央行记者会上,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易纲指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形成双向预期和双向波动。要不断地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无论从国际收支平衡看,还是从市场预期看,现在的条件日臻成熟。
周小川也表示,人民币汇率越是接近均衡点,市场供求就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要允许和鼓励市场供求关系起到更大的作用,中央银行在市场中的参与和干预的程度会有序地减弱,这样可以更加体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高层的密集表态,或许暗示着中国汇改将有实质性动作。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现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一些内部政策的扭曲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金融领域最为明显的是汇率形成机制,太多的干预,如果政策不及时调整,对经济结构转型,资源配置都有不利的影响。”
是否均衡尚难判断
央行数据显示,2005年汇改至去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超过30%。不过,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特征就已经开始显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大跌大涨的双向浮动更加明显。3月份的17个交易日中,有6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涨跌幅度超过100基点。
上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3月2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891元,较前一交易日大涨113个基点,并首次突破6.29关口。3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858,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上升33个基点,再次创汇改以来新高。
3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出现较为剧烈的波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向市场释放信号,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体现弹性化,最终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机制。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认为:“现在是否达到均衡,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判断,只有市场不干预了才知道,市场干预本身会带来很多的扭曲。现在波动也是政府干预的结果,不能看成是进步。”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张斌建议,汇率价格的形成机制步子可以迈得大一点,但是资本项目的放开有必要谨慎一些,如果一下子放开,市场冲击太大。
张斌认为,现在的改革其实是非常滞后。仅增加双边波动的幅度是不够的,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标志是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即使是必要的干预,也要挺有明确的规范,并把这个规范透明化。
人民币双向波动时间窗口打开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微博)表示,从大的背景来看,当前支撑过去十年人民币升值的内外部条件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资金进入中国的动力在减退,美国方面的改善也导致了长期回报的预期在升值。而新兴国家则多会遇到短期内无法克服的结构性困难
(产能过剩和累积的严重资产泡沫)和过往的增长红利衰竭(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
刘煜辉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脱离单边升值的轨道,减少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现实条件越来越具备。”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资深分析师蒋舒也认为,目前,是加快人民币双向波动的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因为贸易平衡方面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人民币一直升值,贸易顺差还增加的话,只会有两个效果,一个是认为升值对贸易影响不大,另一个就会认为升值还有很大的空间。
蒋舒认为,另外,现在是对美元的看法也存在很多分歧,美元的趋势不明显,美元处在不会很强也不会很弱的状态,一直在区间震荡,那我们也可以跟着双向波动,更容易形成双向波动的预期。 |